19年马克的读书小屋

【超级个体笔记】15-1 如何成为一个广结善缘的人?

2018-01-12  本文已影响14人  可风0576

1、现象:“施比受更有福”。从道德上,很好理解,从心理上,给予真的比接受更幸福吗?是的。从助人中获得的收益--人生满意度的提升会成倍增长。

2、概念:人体内有两套情绪系统。一套是善意系统,一套是恶意系统,

*善意系统:

善意-->催产素-->人际关系、幸福感-->进入循环。

*恶意系统:

恶意-->皮质醇-->攻击性、压力-->进入循环

*涟漪效应:被帮助过的人帮助他人的概率大大上升。帮助别人的过程,就是让自己幸福的过程。

3、策略:

1)每个人都有善意的资源,从小事开始

*大部分的善意并不需要有多么有钱,不过的确需要用心和有创意。每个人都有时间和能力资源,比如替人做点家务,花时间陪陪老人,力所能及范围内,不要惜力。

*每个人都有情绪资源,为他人创造点惊喜或者快乐就是很好的事情。身边有不开心的朋友,不妨多关注一下,多打几个电话聊一下。

*传递有用的知识和讯息。别人使用了你传递的知识和讯息可以更好地复习,节省了时间,这也是一种助人。

小结:佛教的布施中有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财、物、时间、知识、观点、情绪、勇气,这都是你能给予的善意,和有没有钱,没有关系。

2)从身边人开始,扩大范围

你不需要专门找到一家公益机构才能开始助人,不妨看看你身边的人,父母亲、你的弟弟妹妹、楼下送快递的小伙子、劳累了一天疲劳不堪而有点怠慢你的收银员、开“优步”又不小心走错路的司机……

北京雾霾特别重的时候,有人发起倡议,大家出门多带几个口罩,遇到没有口罩的环卫工人、老人、孩子随手送一个,这就是大范围。这善意形成了涟漪效应,我们买了很多口罩放在公司,支持大家多拿多送。

3)有意识地去做,多种类地去做

每周找一天时间,专门告诉自己:今天我要做一件大的,或者几件小的好事。还记得幸福鸡尾酒吗?选择那些新奇的,与众不同的善意行为来做,会让你的幸福感进一步提高。

4)一个提醒:别过头

*是否是自愿自发。非自愿自发,被道德绑架而助人只是还债。

*是否可持续。自虐型助人者往往过多投入,甚至耗竭自己,其实只是需要“被需要”罢了。


小结:善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宁静,战胜恐惧。

附录:《善意行动清单》

在学校或办公室

1. 赞扬某个人

2. 给某个同学、老师或同事一个拥抱

3. 在某人的课桌上放一个漂亮的祝福纸条

4. 原谅某个让你生过气的同学

5. 帮助打扫你的教室或办公室

6. 带一些水果或好吃的分给你的同桌/同事

7. 主动跟同事、同学等问好,向他们微笑

在家里

1. 主动做从前没做过的家务

2. 收拾好你的房间

3. 给某个家里人讲个笑话逗笑他/她

4. 帮你的父母擦车

5. 与某个家人分享你吃的东西

6. 帮你的父母泡一杯茶

7. 给某个家人捶背按摩

8. 给父母做一张感谢卡送给他/她

9. 给你的某个兄弟姐妹送一个小礼物

在街道社区

. 向楼道或小区里碰到的某个邻居问好

2. 在街上看到随意乱丢的垃圾时捡起来丢进垃圾桶

3. 在电梯里,等一下后边赶电梯的人

4. 逛超市时,把货架上弄乱的物品摆好

5. 排队时,如果你后面有着急的人,交换你与他的位置

6. 对一个为你服务的人说声谢谢(如售货员、快递小哥等)

7. 给问路的人指路

8. 给一个流浪或乞讨的人送一瓶矿泉水或一个面包

9. 把你不再需要的一些东西捐出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