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0|重男轻女是一种定向思维
前几天看了一则新闻,说的是一本难念的家经,一个老爷爷把家里的房子分给自家孩子,一套小的给儿子,一套大的给了女儿,然而儿子不乐意了,说闺女没有权力争房产,老爷爷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说给儿子15万作为补偿,然而,儿子儿媳还是不乐意,还要再添3万,可怜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把所有积蓄都添上了,再多出三万,这么大的年纪,也没什么额外的收入,想挤出三万真不知从哪里弄。
又是一轮男女平等、风俗习惯的对冲,及老人的赡养问题。
说到男女平等,倒是让人想起前阵子炒得收拾不了残局的“罗一笑”事件。
罗一笑事件爆发之初,大家都以为她家境贫寒,家里积蓄微薄,谁知她爹罗尔有三套房,一套是给儿子的,一套是他妻子的,一套是留他以后养老用的。女儿呢?在他眼里,女儿没有分房产的权力,要不就是女儿不值得他卖一套房来换取。当然也许他一想到女儿这个病是个无底洞,治了也不一定好,所以治愈希望不大的生命不值得他用一套房去抢多一点的生存时间,省得以后人财两空。
其实对重男轻女的风俗习惯的认可,是一种定向思维。即认为女孩天生智力不如男孩,认为女孩嫁出去一定不会照顾娘家。
尤其是第二点,在女孩生下来之后,父母方就根据重男轻女的风俗设定结局,认为女孩子长大后对娘家一定会不理不睬、不赡养父母。既然认定了这个结局,那么必然产生“女孩是个赔钱货”的想法,为了以更少的成本养育女孩,父母方必定不愿在女孩身上投入更多的金钱,不愿意让女孩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是让女孩承担更多的家务,以减少损失。
这种定向思维很害人,因为那种家庭出生的女孩,假如没有自己的主见,也认可这种风俗,那么在嫁人后,她极有可能认为自己没有义务照顾父母,也不再顾及娘家,而给后人印证这种思想的正确性。重男轻女的风俗又得以延续......真可怕啊。
然而很多重男轻女的人没有认识到这是带有偏见的定向思维,而是认为这是一种规矩。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头可断,规矩不可不守。
女孩真的不如男吗,女孩就不顾娘家了吗?现在很多女孩努力向家人证明,自己比哥哥或弟弟能干多了,也拿出工资来补贴家里,然而父母选择自动屏蔽这些努力。
要问他们重男轻女的理由是什么,他们说不出来。根植于骨髓的“规矩”引导他们的行为。这与偏爱大不相同,偏爱是因为孩子身上有些优点让人疼爱。在重男轻女家庭,就算男孩品性坏、脾气差,还是会得到疼爱(真是无厘头)。
有重男轻女思想的人有转变观念的可能吗?
个人认为分年龄段吧。19岁之前,人的性格还在塑造期,假如他所处的环境,重男轻女的氛围不再那么浓厚,且在接受教育时也被灌输“男孩女孩都一样”,那他极有并不认可重男轻女的想法,因为不断的有“声音”干扰那种定性思维的形成。
假如25、26岁之前一直处于“重男轻女”氛围深厚的环境的人,则比较难转变思想。除非在成长过程中,他亲眼看到很多实例推翻“女不如男”这种风俗,那么他的想法会转变,对“重男轻女”的风俗不再认可,也将不再守这个规矩。因为相对于“百闻”来说,“亲眼见”才更有说服力,人往往更愿意相信自己的亲身经历。
还有一类人会“出淤泥而不染”,成长于“重男轻女”氛围中,却会摈弃这种风俗——独立思考的人,因为重男轻女的风俗实在经不起推敲,盲从的人更愿意守着规矩。
说完了重男轻女,回头再看文章开始说的老伯与儿子的新闻,其实儿子能如此大言不惭的伸手和父亲要钱,估计这位老爷爷多年来都惯宠他。
其实亲子关系的相处模式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很相似。
孩子哭--父母心疼,满足需求--下次孩子有需求再哭--再次得到满足,形成条件反射,而且孩子会一步一步的试探父母的底线。个人猜想,儿子胆敢向老爷子要钱,一方面是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方向,同时也认定了老爷子会给,这些钱并不是老爷子的底线。假如在最初孩子哭时,老爷子板起脸不肯满足孩子的要求,那么今天的儿子会认识到,无论再怎么任性也没用,自己的要求无法满足,那么今天老爷在做决定,就不会有“自己的财产做不了主”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