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知足常乐006

2024-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夕寒雨

人生,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知不知足”的问题,只存在着日常生活中的欢愉,够不够量的问题。快乐的质量和数量不够,很多与快乐相反的负面情绪就会来填,直到把心灵填满为止。

如果心灵的觉受空着,人就会感到无聊,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义。

人的视觉和感官,加上各种评判,带给自己觉受;人的行动,带给自己觉受;人大脑里的各种思考和思考的结论,也带给自己觉受。

说“人要知足”完全是一种鸡汤,如果一个人每一天的觉受不够,你再想让自己“知足”,大脑却不会同意。

一个人刷了一天的短视频,另一个人阅读写作了一天,本质上都源自于大脑需要觉受,需要觉受所产生的生物电流,带给大脑足够多的刺激。即使一个人昏睡了一整天,大脑也会通过造梦来获得刺激,大脑绝不会放过你。事实上,越无聊的人,夜梦越多,何来的什么“知足”。

知不知足,人说了不算,大脑说了才算。人可以自己欺骗自己,什么时候能骗过大脑。

人啊,如果你发自肺腑地对自己说一句“我爱你”,与你发自内心对亲爱的人说一句“我爱你”,在背后的大脑,产生的其实是一模一样的觉受,两者都带给自己强大的自我满足。

“知足者常乐”却是人生的一种实相,这里的前提条件设定是“知足者”所以“常乐”,这个“知足者”其实是大脑,大脑每天的觉受足够了,再被人的认知解读为“足够了",人不乐都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