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青春想法

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别让社会把我们“同化”

2017-02-07  本文已影响192人  a68a2504af6f
文 | 亮儿

01

今年过年,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农村老家前的邻居,因患胰腺癌而病逝。亲戚家的一位家属,因患疾病,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家人全年照顾。另外,我因食物细菌感染,也大病了一场。

有人曾说,只有在我们渐渐年迈,或者大病一场时,才会真正想明白,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如果在这个角度上来看的话,我是幸运的。

我比一般人爱折腾, 高中到大学,做了很多事情,尝试了很多领域。虽然都很努力,并且用心去做了,但我发现,幸福感不高。写文久了之后,我找到了答案。

不管是那些你曾经喜欢,之后不喜欢的,或者曾经喜欢,之后不确定喜不喜欢的,幸福感不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懒,而是目的性太强。

高中时,我是一名艺考生,学的是美术。那时候很多人学画画的动机和目的都很一致,考大学。乍一看,其实没什么不对的,和文理科生的动机和目的一样嘛,只是实现目标的形式不同而已。

高考完之后,很多人丢掉了画具,再也没画过画,包括曾经画得很厉害的那一批人。我曾经也很纳闷,为什么他们画得那么好,以后都不画了呢?

我问过其中几个,有人说想起曾经画过的速写作业,都要吐了。还有一个理由,让我陷入了沉思:不喜欢,不想画了。

可能大家觉得没什么,不喜欢就不做,不是很正常的逻辑吗?其实我想说的重点不在这里。

学生时代我们学习的大部分东西,是为了考大学;在大学里精挑细选的专业,是为了找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沉淀的技能,是为了升职加薪。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好像很多人都来不及想,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

这就是很多人练就了各种技艺,赚取了越来越多的钱,笑容却逐渐变少的原因。

我们慢慢给社会所“同化”,最后丢掉自己。其实最可怕的不是给“同化”这个结果,而是在被“同化”的过程中,我们浑然不知。



0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叫《相似》的外国动画短片,它用一对父子为载体,侧面讲述了中国填鸭式教育带来的“影响”。不知道为什么,我每一次看,都会有热泪盈眶的感觉。

我们一边成长,一边给抚平和抹杀了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有对世界的好奇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慢慢的,我们知道了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情,但是,我们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了。

很多人说,越长大,越需要努力,可最后发现越努力,越迷茫,越难收获开心。在今年回老家之前,我感觉自己一直都是迷茫大队中的一员。

上大学,我学得是影视制作。刚开始学的细分方向是编剧,后来换成了后期合成特效。我学的过程中,觉得自己是喜欢并且热爱的。现在回首,其实不然。

我分析并解剖了自己当时的内心,真实想法其实是:我不确定喜不喜欢,但是我得先考虑这个好不好就业,会不会赢得别人的认可,关注,荣誉,等等。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个也没什么不对啊?为了以后的就业发展,你考虑得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很理性,很客观啊!

的确这种事情没有对错之分,但是我开始意识到,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好,我的思维模式变成了:凡事都以目的化和结果化为导向。

这个思维模式很可怕。因为在这个思维模式下,会活得越来越标配。标配的学生,标配的公司员工,标配的社会一员。在这个思维模式下,我终于感受不到学影视制作的快乐了。

后来,我开拓了另一条路,新媒体写作。刚开始写的时候,没想太多,当时的想法特别纯粹,分享真实的生活感悟。当时觉得,如果有幸遇到几个有共鸣的读者,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那时候写得比现在差很多,但是兴奋激动又开心。

后来,粉丝慢慢多了一些,那个惯性思维模式又开始启动了:怎么套路圈粉,怎么获得更大的关注,怎么和简书签约,以后怎么赚钱......

其实按照新媒体人的角度来说,也没什么不对啊,要发展本来就要做规划,并给自己定目标。

是啊,我也明白,但就是写得不开心了。


03

我有一个很喜欢的作者,叫大樱桃与小灯泡。她的文字里藏着对生活的认真,细心,还有热爱。她的文章都是原创文摄,不日更,不追求数量,只为记录生活,沉淀内心,寻觅知己。

我欣赏并且羡慕她的状态。

让我感到最意外的是,有一次她私信我说我的文字有温度,有人情,有态度,她很喜欢。

看到后,我很惊喜,也很开心。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受之有愧。因为我曾经为了曝光率和增粉,套路过读者,而且还写了一些自己并不想写,而且不喜欢的文章。那段时间目的达到了,但内心并不开心。

直到看到大樱桃与小灯泡的文字,我才发现原来文字是真的可以有温度的。原来,真实并且认真的做好自己,反而更有魅力。

那时我觉得:坚持自己内心最喜欢的事情,并努力把它做到最好,可能才是内心最大的富足和幸福。

我知道有些人会觉得,我想法太天真,太稚嫩了。当你真正面对生活的残酷和压力时,哪还有那么多时间想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毕竟,赚钱的时间都不够。

我当然知道抛开面包谈理想,都是在耍流氓。其实,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我真的想写自己内心最喜欢的文字,我必须先把公众号做大,又或者,在另一件事情上更加努力,解决最现实的温暖问题,从而支撑自己的初心。

把公众号做大,就不得不写一些自己不喜欢,甚至不想写的东西。我不想这么发展,是因为“文字”对我有恩,与它相伴的十个月里,它给了我走出“同化”的勇气。

我有一件特别喜欢的事情,可是因为害怕做不好,因为害怕给现实打败,因为害怕不能赚钱,因为害怕不能就业,因为害怕种种,我把它藏在心里,埋了接近四年时间。

和好友小聚的时候,他们看到我,会问我是不是有心事,是不是不开心,我总说没有。

其实,我在撒谎。


04

也许会有少部分人持反对意见:如果一件事情,你都不努力,也不坚持去做,谈何喜欢?

其实在以前,我一直都想这么纯粹的去喜欢一件事,可是不知为什么就莫名其妙地“背”上了各种害怕和顾虑。明明喜欢跳舞,却报了艺术生,学了画画;明明喜欢跳舞,却退出了舞团,全力学专业;明明喜欢跳舞,却搁置了练习,开始专心码字。

后来,在一次五校联合考试里,素描考了第一;大一末,和几个伙伴组建团队,做出了专业老师们都叫好的片子,而且还称赞我们是那届里最有潜力的一个团队;大二,开始新媒体写作,坚持码了二十多万字,出了几篇小热文,最爆的那篇,有两百多个平台转载。

有一个好朋友曾对我说:“亮,你那么努力,为什么感觉你不是很开心啊。”说实话,那时候我真的答不上来。

过年生病的那段期间,我躺在病床上,眯着眼睛。半睡半醒的状态下,我梦到自己在舞台上跳舞,跳着跳着就笑醒了,不知道为什么,醒来的那一两秒,我竟然忘记自己在医院打针。

那时候我就想,如果之前一直不纠结,不要怕,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最喜欢的那件事,如今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那几天,我身体很虚弱,思绪也很乱,我漫无目的地刷着手机。最后,刷到了自己的公众号,当我刷完了自己一百多篇文章后,差点泪崩。

我发现很多文章其实都是在自我鼓励,自我开导,甚至是自我陪伴。原来它早就知道,我在等一个决定。谢谢它,我的特殊“朋友”。现在,我有了勇气。

这几天我一直在单曲循环《你曾是少年》这首歌,里面有几句歌词,非常有共鸣,甚至直指内心:

镜子里面 像看到人生终点

或许再过上几年 你也有张虚伪的脸

难道我们 是为了这样 才来到这世上

这问题来不及想

每一天一年 总是匆匆忙忙

......

或许你和我一样,有一件很喜欢却没做好的事情,可能你在犹豫,可能你在害怕,可能你已搁置,甚至已经放弃。

我想说的是:坚持内心最喜欢的事情,用心并专注地去做,不去浮躁,不问回报,只管一心一意去努力,哪怕结局不如意,哪怕最后失败,至少过程是愉悦的,至少在这之后的余生,是无憾的。

当我们对最坏的打算做好了最好的准备时,你会发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怕的了。

-end-


亮儿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微信公众号转载请通过简信联系作者本人获得授权,谢谢你的支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