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爸妈忽视的家中危害,比外面的危险高100倍!

2019-01-25  本文已影响5人  爸妈育儿专栏

危险案例

许多宝妈常常忽视家中的危险,对于孩子来说,家中这些被“忽视”的危险源比外面多100倍。

广东东莞一名2岁的男童在家中父母不注意时,吞咽下一枚纽扣电池,足足卡在食道20天后才被发现,食道已遭受严重受损。

同样是广东,一名幼童将痰盂套在头上,却无法拿下,急得哇哇直哭,更是险些窒息。

要知道这些看似安全无害的东西,一旦家长属于看管,被孩子错误使用,就有可能酿成大祸。尤其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玩意儿,更加容易被家长忽视。

注意

家中常见危险的小东西家长要注意:

以下物品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潜在的危险,包括窒息、卡住、烧伤等危险。

1、日常用品类:

2、纽扣电池、食品干燥剂、首饰、棋子、

玻璃、铅笔、扣子、发卡、钱币、纽扣

塑料袋、保鲜膜、药品、清洁剂、药水、化妆水等

3、食品类:

汤圆、鱼丸、贡丸、葡萄、果冻、圣女果、坚果类(花生、瓜子、杏仁等)

4、玩具类:弹珠、玩具的松动小零件、面具、带绳的玩具。

保护孩子远离危险,宝妈要做到这些!

1.危险物品要收纳

学龄前的幼童对于危险缺乏自知以及自我保护的观念,又经常出于好奇或是模仿大人的行为,因而发生意外危险,家长更须善尽保护与照顾的职责,任何可能发生意外的物品都应被妥善收纳,除上述危险的小物品外,其他尖锐物品、易燃物品、热烫物品、药品,绳状物,直径3.17厘米内的细小物品,都需收藏在高度120公分以上儿童无法碰触到的高处。

2.宝贝在家的安全教育

虽然儿童事故伤害大多数都与儿童个人行为有关,但要控制儿童行为并非那么容易,爸妈育儿建议家长们,孩子在家安全八成来自于环境防护,剩余两成则需要通过安全教育加强。要防范误食危险,平常可教导孩子需得到大人同意才可将物品放入口中;若想拿取放置于高处的物品,需要请大人代劳。

此外,平时若有儿童意外新闻,可对孩子进行机会教育,利用实例告诉孩子爬高、玩火......等危险举动可能招致严重后果。或以安全的实验方式让孩子了解意外的严重性,例如将鸡蛋,水球自高处落下会造成破裂,身体坠落同样也会受伤。让孩子触摸冷与热的差异,使其了解接触烧烫物将可能造成皮肤烫伤。

发生危险时,家长如何处置

发生危险时,家长常常会慌乱,不知所措,以下这些建议能够让你在孩子发生意外时有所帮助。

1、烧烫伤

一般人朗朗上口的“冲,脱,泡,盖,送”是烧烫烧意外发生时务必遵守的救护原则,迅速将受伤部位以大量清水冲洗,将伤处浸泡于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接着让伤处浸泡于冷水中减轻疼痛,之后使用干净的布条或纱布覆盖伤处,再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五个顺序不可随意错置,以免加重伤害。

2、异物哽塞

当孩童不慎将异物吞入喉咙内发生哽塞时,可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紧急处理。如果仅是吞食异物,未有哽塞危险,可居家观察是否随粪便排出。若吞食物品有腐蚀可能,仍需就医检查。

3、中毒

爸妈育儿提醒家长,只有食物中毒可利用催吐方式自行处理,其余皆需送医急救,送医时最好携带吞食物品的外包装协助医生诊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