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而不“简单”

2018-04-11  本文已影响50人  应恩书

自从加入这期的写作实战营的打卡已经11天了吧?(这篇文章,我那时就已经开始写了一些,不过因为自己不满意,所以就搁置了下来。不过今天我只想去写。)

也许是自己想通了,尤其是在看了《正面管教》、《如何说,孩子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以后,发现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成人来说的本质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以及归属感。虽然它们是关于亲子沟通的书籍,却道出了人际交往沟通的真谛。

我不敢写了,为何如此?原因在于哪里?

对此我心知肚明。是对自己眼中或者理解中的老师的写作活动介绍给框住了(其实是自己所认为的把自己框住了。):

一个月内完成10篇。不求多,求精、求深度。

要求:

1、每篇字数1000字以上。

2、每一篇都要求投稿,力争一次被危娜审稿的“活在真实中”录用。

3、完成任务者,会收到一份应童送出的礼物。

尤其是其中的“求精、求深度”这几个词给困住了。

这个自己以为的框,框住了自己。想得多,不敢行动了,束住了自己的手脚。

再想一想我不敢写,不去做的背后是什么?是畏惧权威?

是的,我把危娜老师奉为了权威。内心中很想自己的文章可以被她收录。所以第一篇文章写完后立马询问群里同学找到危娜老师简书专题的方法,一关注成功后立马发过去。

等待着……

没有反馈。

从此我认怂了。不敢再去尝试了,不敢跳出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框架了。

所以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敢写了或者自己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安慰自己。

简单而不“简单”

后来我抽了张能量卡,上面的问题自问了自己。

自问:在哪些方面你希望简单?

心答:在想的方面。

自问:简单能给你带来什么?

心答:简单能让我轻松自在和喜悦、自我感觉良好。

自问:怎样才能做到简单?

心答:少想少说多做和行动起来。

自问:做到之后,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心答:生活会充满喜悦,爱和自由自在。

自问:持续下午会如何?

心答:持续下去之后会感觉越来越好。

简单而不“简单”

所以我更意识到和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不再去想那么多,先做和行动起来再说。

不再为自己未能完成写作而去想理由,自圆其说。自己安抚自己愧疚的内心。

看到没写,说明我把其他事情看待地比写作重要。也说明那时更需要其他的方式满足和安抚自我。

就那样即可。没有什么好坏对错之分,只因一切的发生对当时的情境而言都是最好的回应和选择。

例如和老公聊天不过几句简单的一句接一句,却因为他的回应不如我意,我就立马停止对话。

但是我会去感受和发现他对我的爱的地方,其实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自己没人疼没人爱,自己不重要,自己又被他人忽略了。这些都已是过去式,接纳它们,接纳当下。

写不出文章就放置在那里,等有了想写的心再开始写就好。

聊不下去的话题,不聊即可。总比把天聊死的好。

文章字数不够那么就不再为了凑字数而码字。

今天发了上篇文章《我是如何和老公把天聊死的?》

没想到经常收到大家的点赞和反馈,原来是自己的思维和想法阻碍和差点打败了自己。其实结果根本不想自己想的那样……

事实让我认识到了这点,那么就直接写起来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