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改变的是他人的认知

2021-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两又同齐

经过这么多年的为父母考虑,之前抱怨跟哥哥嫂嫂住,总是矛盾很多,于是我努力挣钱,特意买了一套离家很远的小区,就是为了让他们搬过去住省心,当时真的是这么想的,谁知,父母却又觉得人生地不熟,住那很不方便,然后虽然在外地,几乎每俩个星期回去一次,没有婚姻牵绊,总是谁走就走,来去自如,那会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来回路费上,然后带点新鲜的水果回去给他们,可是他们总觉得你在外边漂,即使回去的次数很多,却每次都不开心,因为你来了还会走,后来结了婚有了孩子,就想带着孩子回去多住一段时间陪陪他们,结果人家又怕邻居说三道四,盼我们来,又怕我们住,带着孩子没有收入,哪能说走就走说来就来,就连花钱都得斤斤计较,于是再三思量下,我们搬回之前打算给他们住的房子,这,人家才舒心了,每次回去都是笑嘻嘻的,可是我们自己的日子却更加艰难,没有资源,没有人脉,没有合适的工作,自然也更不敢乱花钱,可是每次去只有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父母看着才会舒心点。。。。

是父母自私吗?人家也没要求我这么做,现在想想,也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吧。是自己把自己困住了这所谓的亲情,你处处为父母考虑,而他们也只是看到自己缺少的,即使知道你日子艰难,也只是嘴上说说,抱怨抱怨老天爷而已。

人最难更改的是自己的认知,有的父母愿意把孩子往上托的高高的,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有的,看到的只是自己缺失的部分。

就像大哥买房,二哥买车,父母想到的第一件事情不是为他们高兴,而是担心他们那高高的房贷和不少的油钱。明明是一件好事他们却不为孩子高兴,而是无尽的担忧。孩子学习好担心孩子飞走了不回来,孩子学习不好又怕他将来无法生存,孩子挣得多怕乱花钱,孩子挣得少怕不够养家糊口,看到的都是一些负面的信息,现在想来,面对这样的人,你做什么他们都会担忧,就像吃饭怕噎住,出门怕被撞。

生活在无尽担忧而不想办法去克服的环境里,只能说是一种悲哀,就像别人家的树种到自己家的宅基地上,然后让邻居把树挪走,第一次说邻居没动,然后他们就整天开始唉声叹气,如果他一说别人就听,他会很开心,他一说,人家不听,就开始各种悲伤情绪,却不会换个角度想,反正种在自己宅基地里,不挪走就明白着告诉邻居自己处理了,要不卖了,要不砍了,给个时间期限让邻居自己考虑。 又或者多去催促几次。他们没有,他们只是陷入为什么我说了人家不听的局面里,然后唉声叹气,然后说别人欺负自己,整日在床上躺着要不就到处诉苦。可是这邻里乡村的事情,你说出来的结果也无无非就是让别人当饭后的茶余谈资,然后证明自己的软弱好欺而已。就好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说的次数多了,人们也只能说你这个人不行,而且还招人厌烦,明明是受害者却成了最不值得同情的人。

现在想来,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就可以的,尤其是对于别人来说你根本不重要的时候,与其讨好父母,不如做好自己,因为一个人的认知是最难改变的,既然这样,我就不必处处为他们考虑,因为我考虑的再多,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看到我做的不好的一面。不做就永远不会有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