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思非一般人群研究中||066号专题收稿

乡村记忆二:上学

2024-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尚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这首宋朝汪洙的《神童诗》,是我关于读书的最早记忆。

那时约莫三四岁吧,一家人住在低矮的茅屋中,外面数九隆冬、寒气逼人,里面则燃着一盆熊熊大火,一家人围着火堆取暖。母亲绕着灶台做着晚餐,其实也就是锅里的番薯、芋头,父亲则借着火光,用粤语教孩子们背诵这首《神童诗》。

我懵懵懂懂跟着父亲一句一句地念,完全不知道诗句的意思,只觉得念起了很押韵,朗朗上口。火光映红了我们的脸,也照亮了父亲对下一代的寄予的希望。

长大后,每每想起这个场景,都不禁唏嘘不已,那所四处漏风的茅屋,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形容也许更为贴切。

父亲是个很乐观的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家中一贫如洗,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也坚信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乡村很多人都重男轻女,只让男孩上学,而我父母则让几个孩子全都上学去,认为读书才是走出山村、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懂事的姐姐主动提出辍学,减轻家庭负担,也被父母断然拒绝:“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几个读书,凭你们本事,能读初中就供初中,能读高中就供高中,能读大学就供大学。”父亲的话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他站在我们面前,就像一座山。

类似的事也发生在我身上。小学六年级毕业后,我没有填镇上中学的志愿,只想留在村里上初中,还可以时不时帮家里干点农活。毕业成绩公布后,我的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父亲一看就急了,如果成绩差考不上好学校就罢了,现在成绩那么好却要回村上师资最差的学校,这那能行呢?

正当父亲想办法托关系找门路的时候,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一不速之客,把正在田里插秧的父亲和我叫了回去。原来他是镇上中学的校长,他是看到我的考试成绩很好,却没填报镇中学的志愿,于是亲自登门了解情况,别把一棵好苗子给埋没了。我家住得偏僻,他一路打听好不容易才找上门来。

校长和父亲相谈甚欢,完全不用问我愿不愿意,就达成了把我送到镇上中学读书的共识。家里距离镇上大约9公里,得走两个小时的山路,翻过一座山、淌过两条河。

后来想想,这算是我人生命运齿轮的第一次转动,成功从小山村到了镇上,视野、格局开始打开缓缓打开一线缝隙,也拉开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序幕。

在镇上读书的三年,是艰苦的三年,每周往返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还得从家里背米到学校饭堂,每个月十多块钱的伙食费只够吃些青菜豆腐肥肉渣。

在镇上读书的三年,是快乐的三年,遇到了一群好老师,一班好同学,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至今,大家一起读书、运动、吃饭……这些场景还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三年初中,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县里的最高学府,再三年,我到了广州上大学,四年后留在广州工作。然后就是买房、落户、娶妻、育儿,完成了一个乡村小子进城的蜕变。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我奋斗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说的是农村孩子的起点低,奋斗十八年才能和城市的孩子平起平坐。后来又看过一篇文章,“我奋斗十八年不是为了和你喝咖啡”,阐述了奋斗的价值和意义。

现在看来,城市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基础不同、资源不同、教育不同、成长的轨迹肯定也不同,完全没有可比性,也完全没有必要去进行简单的比较。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一本书,高山有高山的风采,低谷有低谷的底蕴,正是有了这些不同,才构成了这个各自精彩的世界。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上学是人生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能走多远,能飞多高,除了个人的努力,还有很多因素。但不管如何,开好局、迈好步、朝前走,只要方向是对的,总有一天会到达你想去的诗和远方。

到那时,便可: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