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舅舅
我母亲嫁得远,舅舅离我家也就远,一年见不到几次,有时间两三年见一次面。
舅舅家几代都是独子,舅舅是独子,我老表也是独子,父母视为珍宝,这样就苦了我妈和姨妈。几次去舅舅家,母亲都提那段苦不堪言的往事,一说就流泪,舅舅就安慰母亲:“不要在想了,都过去了……那时家里穷,谁也不愿意?……我们那时小,也不知道什么……”说到动情处,母亲、姨妈和舅舅都流下泪水。
亲情是隔不断的,无论是何时何地,跋山涉水,都要奔赴。每当舅舅家有事,母亲都要带着我们,经过几天的脚力而行,到舅舅家去。到了那里,舅舅嘘寒问暖,十分亲热。
我记事起,舅舅穿着中山装,挑着缸缸罐罐一路风尘而来。到我家,放下挑子,母亲就赶紧煮饭,让舅舅填饱饥饿的肚子。
母亲也煮饭边和舅舅说话:“从哪里来?”舅舅围着锅边回答:“挑了走了很多路,从雨村转到月望,再到纳章,走了很多路。”母亲关切地说:“挑这么多,走这么多路,还没吃个饱饭,真难为你了。”
饭熟了,舅舅边吃饭边和母亲说一路的辛酸,也讲一两年里发生的大小事情。我大姨妈也在我们村里,听说舅舅来,赶着上来我家,发出一阵咳嗽,进了门,与舅舅、母亲再次聊起话题。有时也聊打算什么时候去舅舅家。
没有聊的内容,舅舅也会和我们说笑,问我们学习情况,逗我们开心,我总觉得舅舅很喜欢和我在一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拘无束,他也开心无比。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舅舅喜欢来我家,父亲支持舅舅做生意,来我们镇搞电焊。由于欺生,舅舅把电焊搬回他们家,他们村在镇上,舅舅盖了房子,把电焊支起来,就在街的西头,生意越来越红火。
舅舅有了钱,买了一辆摩托,骑着攀山越岭来我家,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要知道那个年月,骑自行车都很困难,舅舅却骑上了摩托车,真是风光。
他们村里人看到舅舅挣了钱,眼红了,经常使绊子,正在焊接时,把电一拉,舅舅的电焊就没电了,想赚钱,没门!
为了能正常运转,舅舅经常要带他们下馆子,不时还邀约去外面玩一趟,和他们鬼混在一起。父亲告诫舅舅,别和那些人混在一起,舅舅有难言之处,不能不参与,也不能全听父亲的话。
舅舅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喜欢吃渴,赚得一点钱,也被这样那样的阻挠花掉,父亲很赞同,但也没办法,那是舅舅的事。
舅舅很听父亲的话,因为父亲关心他,遇到问题,都要迢迢而来,希望父亲指点迷津。父亲说出问题,也是一种教育,舅舅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出路。
人这一生总有很多不容易,能看清生活真象并认真地生活的没几个,父亲也是一个例外。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里,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心,求真而行,任何困难都会不攻自破,父亲就是这样想的。
天不随人愿,舅母死得早,舅舅要为舅母办丧事,我的外公也是舅舅养,又要办丧事,舅舅再娶,养家担子加重,一系列的事,都需要花钱。等我经历些世事后,也才理解舅舅的不容易,但我感觉舅舅可以做得更好,可是没有。
我老表娶妻,妻子强势,家庭矛盾恶化,舅舅寻求帮助,要我们不认老表,这怎么能行?舅舅的养老问题始终不能解决,老表又做不了主,生活满头大汗。
再后来,再娶子婚姻告急,又是分离,舅舅成了孤寡老人,没想到生病,去医院检查,却是癌症,人生也走到了尽头。
我终是感觉遗憾,人走得有点悲凉,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人总有那么一关,最终都将化为尘土,看着没有成长起来的我们,是不是需要多点成熟,但我又想,每一代人与每一代的衔接,或多或少是不是都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