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的三条边

2019-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红茶506

吴军老师在《谷歌方法论》中讲到了“做好事情的三条边”,对于做事的人,把事做做成的人,大都是这样通用的方法论。对于一般的人也会很有启发。

能把事做成,需要什么样的“三条边”呢?
这个“三条边”是个“Z”字形,最下面的叫基线,最上面的叫极限,中间的斜线相当于做事梯子或攀爬的绳索。

基线,也就是一个人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不同的人,水平是不同的,也就是基线不。小学水平、中学水平、大学水平的人,就应该在自己基线上去做事,也才容易做成事,不能好高骛远,脱离自己的实际能力去瞎干。
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参加培训和学习,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基线。想起自己大学毕业后没有怎么继续学习,而持续学习的同学就很快进入公司的领导岗位,当然了,挣得钱也多了。学习与不学习,五年甚至是十年后,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再说一下最上面那条边——极限。

比这就是理论上给出的无法突破的极限。我们现在都知道了,制造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了能量守恒定律。
知道了这种极限的道理,就会少交一点儿智商税,比如社会上的传销。
知道了这种极限的道理,我们就能避免做很多的无用功,比如花心思研究彩票号码的所谓规律。

最后再说中间的斜线——那个梯子。

中间的斜线有个特点,即下面粗上面细。越靠近基线的位置,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多。就像王安石写得的《游褒禅山游记》里描写的“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
这个梯子,也就是做成一件事的步骤,找到做成一件事所需的一切资源。

极限就是目标,设计蓝图;基线则是目前我们已经拥有的能力和方法,或者叫出发点;而斜线就是达成目标的路径和行动。

就像吴军老师最后说的“找不到前两条线,是蛮干、傻干,找不到第三条线永远只能纸上谈兵。”

《大战略》一书中的一句话,也能体现出这个道理:目标要与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否则,真的是妄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