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 list 每天听本书

2017-09-14  本文已影响9人  嘉誠笔记

十几年后才发现自己身上最大的缺陷和毛病,曾经错过多次机会,多次可以改变现状和命运的机会。然而,错过的都已错过,已经不知道上帝会不会再次眷顾,只不过都是马后炮式的回看总结而已。

坚持是世上最大的难题之一。

以上为文不对题的序言。来谈谈对得到APP每一天听本书某些特殊视角的观察,也基于002号的知识发布会。

1、知识服务另一个角度的本质,其实就是内容收费。只不过在于这个知识内容的价值传递感知,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怎么样的体验。得到的每天听本书,不得不说,设计很巧妙。

2、每天听本书,包装得巧妙在于,底层用了出版的有价值书籍作为收费价值的最大背书。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个底层的书籍?是在于,理论上半小时的转述和浓缩讲解,其实就是一篇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如果直接卖某人的读书笔记,可能价值感就不强。除非这个人物本身的理解价值能够达到收费标准。

而市面上的文本、音频类读书笔记,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的。类似罗辑思维的节目或者公众号内容,个人视角式的读后感和观察视角的知识,难以收费,因为人们很少会为了一篇非针对性的内容进行大规模的付费。

4、基于书籍本身,且使用年会员的方式,才可以将这类需求打包成一个性价比很高的知识服务。单篇购买的针对性太强,所以单卖的效果还不如整体服务,且在推送内容中也免除了消费者的主动选择,只被动接受。

5、另一层的包装在于产品的使用场景建立和具体需求的挖掘。碎片化的时间场景可以利用,无意间的知识可以产生灵感和跨界碰撞,对书籍内容的再次挖掘提炼也是卖点之一。以上三者构成了每天听本书形成了立体价值感,触动用户的付费意愿要强于单本购买。

6、罗胖开始说自己只做点,而随着知识内容的风口,逐渐变成了一个面,成为了精选化知识服务的平台。内容的采集、编排,由平台出规则和规范,连接和分包第三方合作者,成为内容的提供产出者,自身慢慢淡出全部原创制作的环节和角色。

7、细节的打磨也是这个团队的一个亮点,特别是结尾处加强记忆的那句: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至于内容的吸收程度在个人,而平台是作为内容的精选和把控者。

8、在一些观察下看到了项目制、阿米巴的缩影,这种文化和机制的建立,不是一般公司可以轻易学习和模仿的,或者说在这点上绝大多数公司都是望尘莫及。

能学到不少东西,但看似学到的,没有经过实践,仍等于假认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