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探寻
当代的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在哪里?当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又是怎样?我们的行动力很强,受到束缚较少,接受的信息也多。但是我们确也是迷失的一代,迷失在了海量的信息之中。心中的理想之花,彼岸世界似乎与我们这一代人相去甚远。这一切都与找工作,完成学业,创业,这些功利性的目的完全无关。难道我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沦为了信息的奴隶,沦为了消费主义的奴隶吗?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失去了超越性了吗?难道我们之中就没有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了吗?沉思,体验丰富的痛苦似乎与这个追求现时的快乐的世界并不相符合。我又该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呢?我又如何去找寻宁静的心灵的家园呢?
去哪里?去象牙塔吗?可是象牙塔又在哪里呢?据说大学是一座象牙塔,可是我站在它的门口,却不免还是感到外界的侵袭。功利主义之风还是吹了进来,象牙塔已经不能再为我遮风挡雨,这心灵的家园又在何方?难道我只能躲进书斋之中吗?真如鲁迅所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我想我做不到,我要去捍卫象牙塔,和我的同代人努力去重构象牙塔,保住这最后一方净土。但是象牙塔真的就是完美无缺的吗?也许它永远就存在人们的想象之中,即使有一天我们到了象牙塔之中还是会发现一切和我们想象的并不一样。怀疑精神是知识分子的主要特征,只要我们能思考,我们就会运用我们的理智去分析,去批判,绝不满足。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桃花源和象牙塔从来都不会真的存在,它们只存在于诗的国度之中。
但是我们可以用它们照亮我们的现实。一切的精神上的思考都是照亮现实世界的一盏明灯。根本上说没有这些精神上的思考世界是不会被照亮的。世上本没有所谓仁义,但由于人心中起了那一些思索,一个老叟把这一点思索提炼了出来,从此世上也便有了仁。有了仁,我们便有了那一丝超越的可能。就这一丝的可能性便足矣照亮世界,哪怕万古黑夜没明灯,人们也始终相信总有人可以擎着火把照亮整个历史的天空。
01
我们这个时代有诸多之问题,我权且讲自己一些观察与思考记录下来,作为脉方,以待有识之士可以开出药方。
“我”与“自我”的分离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精神的空虚,人们的浮躁,思想的肤浅,舆论的喧嚣构成了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如何摆脱这些,如何在消费主义席卷全球的时代,艺术家也已经或正在沦为资本的奴隶的时代,坚守我们的精神阵地呢?我们的双手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放,但是我们仍感到不自由,有一种莫名的压抑在我们的胸口涌现。如何实现真正的自由呢?什么是自由呢?一味地退却到心灵的世界,是不是会导致更大的不自由。
如何正确地对待技术呢?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我们用的智能手机是以前的多少代人连想都不敢想的。可是技术也导致我们的不自由,加速了我们的生活的节奏,我们越来越忙,甚至比我们自己还要忙了。
虽然人们感觉到生活的不自在,但是却没人愿意停下来,认真的思索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了。似乎思想者和我们这个时代是脱节的。当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似乎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有的是什么,要去创业,要做马云,比尔盖茨。而没人愿意去做罗素,去做爱因斯坦,去做鲁迅。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一切都是为了现在的利益或者是将来的利益。污染了我们精神世界。我们坐在一列名为现代化的列车,这辆列车飞速行驶着,这辆列车越开越快,却不知它将把我们带往何方。这辆车也永远不会停下来,但是我们似乎应该静下来思索一下我们人生的意义何在,思索一下人类的终极命题呢?
保守是知识分子的一大特征,而作为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大学,则更应该是保守的。大学应该与时代的潮流并进,但是更应该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更好地去分析,去批判。而大学的批判功能,今天已经几乎消失殆尽,它成了为这个社会培养资本的工具的工厂。大学培本是养人的,现在却成为了培养会行动的工具的工厂。这是多么的令人心痛,然后却没有引起足够多的人的重视。
改变大环境,实在是太过于困难,但是形成一个小气候,还是可以的。五四运动对人的呼唤,现在仍不过时,今天我们仍需呼唤独立思考的人。这是我们今天对哈姆雷特的呼唤,因此我不仅要问哈姆雷特你在何方?那体验了丰富痛苦的哈姆雷特将在何时出现?
而作为梦想家的堂吉诃德在今日的中国也是稀缺的,犬儒主义者不乏少数,实用主义者也是。但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人类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人却寥寥无几。居里夫人说,她不过是为人类的事业添了一粒沙子。今天愿意为了增添一粒沙子而甘愿付出一生的人在哪里?但是这样的人在现实世界是不讨好的。理想主义者看到的肯定是理想的破灭,不得不败在资本的力量之下。败在形形色色的阻力之下,毕竟谁都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我们都是人,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所以许知远也发出感叹我们都不是空气一般的存在。
能够在如此黑暗的大环境下坚持自我,保持本真实属不易,如果还能引导他人,像顾准那样拆下肋骨当火把,点亮夜空中的星,那就是先知一般的存在。一些人选择了回归于本真,他们选择了务虚,在轰轰烈烈干了一番事业之后,他们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虽然思想中感到世界很是混乱和黑暗,但是抬头看到明媚的阳光,世界又是如此的美好,我又不禁怀疑莫非是我的错觉,一切都是我的想象,人们不都是生活的好好的吗?什么精神的痛苦,什么丰富的痛苦,什么彼岸世界都是虚幻而已。但是我知道要让人们看到生活的幻象是如此的困难,以至于自己都会怀疑自己。毕竟我们都生活于其中。生活就是这样,即使充满了谎言,但是生活依旧还是要继续。因此有人选择了沉醉,他们就一直醉下去,对生活不闻不问。他们是看透了,也就不想再行动了。但是我以为这是一种逃避。我心中是认同孔子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纵千万人,吾往矣。《论语》开篇第一章学而篇已经明明白白已经告诉了我如果真正去践行仁义,就是要冒着人不知的风险,还要能做到不愠。
看透了生活的幻象,发现人生是荒谬的以后又怎样呢?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呢?是逃避,还是勇往直前,反抗绝望,反抗现实。像鲁迅所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心中是向往后者的,但是我又恐怕我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到头来我发现我什么也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自己。就像歌里唱的“到底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将困在柏拉图洞穴中的人拉到阳光之下,是残忍的,将在幻象中沉睡的人叫醒,也是残忍的。没有极大的勇气,人们很难接受现实的残酷的,人们宁愿心安理得接受被安排的生活,也不愿动脑思考,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去理解人生。这太痛苦了,需要巨大的毅力。比起独立自主,人们显然更倾向于接受被安排的生活,以为这样省了很多事。虽然人们偶尔还是渴望自由,但是却不愿为自由付出相应的代价。
02
很多人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经过自己审慎的思考形成的,他们头脑中的信念更接近于一种幻象,而且是被别人灌输的。我所在的大学还是一个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精神。但是很多的人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他们没有一种怀疑精神,他们对很多没有建立在牢靠基础之上的言论居然不加思考的接受。也许他们接受也没什么用,因为碎片化的知识很快就忘了。我不能理解他们整日所思为何,他们浏览了很多信息,似乎应该是懂得很多的,但是恰恰相反,又似乎什么都不懂。他们拥有的只是知识,而非思考的能力。我姑且称之为丧失了思考能力的人。
这其中也有信息悖论,我们虽然接受了很多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确实别人灌输给我们的,是无用的,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就像罗振宇的《逻辑思维》。他把知识做成了胶囊,随用随取,而忽略了知识的内在体系与内在逻辑。至于思想性更少人关心了。哲学的思辨更少有人愿意关心,纯粹出于对学术的兴趣而做学问的人是几乎没有。就算有,也想古代那些饱读圣贤书,一心想着圣贤书的书生一样,被体制所同化。体制的力量代表了人的惯性思维力量的强大。人们对既有的秩序一般是采取一种维护的态度的。既然无法反抗,何不维护呢?这是一种颇为实用的态度,但是我却不欣赏这种态度。我是永远不满现有秩序的,我虽然一时改变不了这种秩序,但是并不代表这种秩序永远不能改变。我这种观念充满了理想主义气息也许我自身就有些堂吉诃德气息吧。
通过对现有的体系的研究,抓住其主要矛盾,才能建立更完善的体系。不能每个人都是行动者,总有些人是思想者。居里夫人说“人类需要实干家,但是人类更需要梦想家”。这是一句我记了二十年有余的话,我要带着这句话通向未来的旅程。
当下教育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真可谓是沉疴遍地。我们的教育没有培养我们创新的能力,却要鼓励我们跟随大流,达到万众创业的目的。这就是没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结果,这哪里是培养人,简直是培养工具。现在到了大学,是应该重新审视我们人生的时刻了,我们需要对我们头脑中的观念进行重新的审视。很多人甚至丧失了审视自己的能力,很多混乱的观念在其头脑中生根发芽。
对于什么是科学,我想很多人都有过疑问,但是也仅是却没有想过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却另有一套判别的标准。他们似乎知道什么是科学,科学的特征是什么。科学似乎就是书本上说的,但是一到了生活之中,他们却分不出什么是伪科学,什么是科学。对于科学的范畴也不甚了解。哪些属于科学的范畴,哪些属于伪科学的范畴,很是糊涂。
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竟然相信迷信,还还为其辩解这是当代科学还解释不了的现象。首先我承认很多的现象科学解释不了,但是科学出了提供科学知识,还提供了一套方法论。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论去研究一种现象,一个问题。伪科学往往能够做过简单的自圆其说,但是他们不能够做出有效的预言,能够让我们去证实或证伪。但是很多人没有实证精神,只追求简单的自圆其说。这也是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的。只是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而不注重实证。
很多的人往往对一件事知之甚少,就妄下断言。严谨的态度才是科学的态度。中国人对真理的追求也是缺乏的,我们缺乏一种求真的精神。很多人缺乏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也许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吧。毕竟难得糊涂。但是这对科学的发展是不利的。
现如今的反智主义与民粹主义倾向也越来越严重。在农村地区更是普遍,读书无用论现在某些落后地区仍是大有市场。以前读书是为了做官,现在是为了找工作,却忽略了知识本身的价值。知识本身在中国并没有收到普遍尊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的知识精英们也没有收到普遍的尊重。知识分子一度被成为臭老九。虽然现在这种称谓已经听不到了。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本身也在没落,知识分子的论战也变成了泼妇骂街。很多的知识分子也丧失了自我的坚持,沦为了资本的,政府的,民众的传声筒。我以为知识分子首先应该是传达自己的声音,他是通过教育自己来教育别人。他是用自己的思考,去启迪人心。
专家这个词现在也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公共知识分子也变成了公知。这是何等的讽刺,可见知识分子的没落。近些年知青文学很是热火,不少经历过那个火红年代的人开始怀念起自己的青葱岁月。他们不免模糊了自己的记忆,也让不明真相的人以为文革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人人平等的时代。有些人甚至要给文革翻案,还有些人自命为民众的传声筒,传达民间的声音。但是他们哪里是传达百姓的声音,他们分明是在美化自己,包装自己。一些人摆出一副真理代言人的面目,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批判别人。他们用的也多是40年代革命现实主义派常用的“我们”体。这也说明了我们今天思想领域的不开放,还是有诸多的限制。
我总是不停地追问为什么世界会变成这样,它的内在逻辑为何?我却并没有想明白,也许这个探寻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五四时期周氏兄弟要改造中国的国民性,我恐怕没有这种能力,总有雄心壮志,也是心有余却力不足也。现在看来中国的国民性并没有很大的改变。在大学中,我就痛苦地发现周围的世界是那么地不真实,可能是我用梦来看现实吧。学生上课竟然不是为了知识,为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简历,是为了拿分。
知识之大用,却无人思索,所以数学成了工具包,可是数学的思维方式呢?物理学也变成了技术性的学科,其中蕴含的思辨却几乎无人关心。这些学科当是启迪心智,培养人的思维模式的。这主要是教育的失职。比起那些荒废时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更值得警惕的。他们是现在秩序的绝好的维护者,他们不是堂吉诃德,也不是哈姆雷特。他们是绵羊,有着很强功利色彩的绵羊。他们不是梦想家,也不会有天赋的时代使命感。但是将来他们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真是令人痛心呀。
我问了这多么问题,得到答案了吗?答案很显然,我找不到答案,我能做的也只有一直问下去而已。
PS:此文乃我二年前所作,今日删改一番与诸君分享。我一惯不喜在文章之中写个人之感受,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情感的宣泄会影响读者的判断,只有能做到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这样的感情宣泄才是合理的。在我不确定我能否做到这些之前,我不惯于文章之中吐露太多心境。第二个原因是,一旦动了气,无论是正宜与非正宜的火气,皆会使人目盲,故我作文,必要待心平气和,审视一番再来动笔。此文与我前此所推之文,风格略有不同,此中我之色彩略微浓厚。偏见诸多,诸君海涵。
此文牢骚太盛,风物长宜放眼量,也许是我太过苛责别人,真应该学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上均为吾之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