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篇第2期写书私房课(齐帆齐商学院)散文

【学习发展规律】《幼少衔接》

2023-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田老师心理工作室

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幼小衔接是对孩子影响很大的环节。是儿童自由生活状态到秩序状态的过渡。

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四大误区:

一家长存在片面性

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注重识字算数,而不是建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只关注生理健康,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以及抗挫的这种心理承受力。

二突击性

选拔新生要考试,家长就会为了应付考试,而给孩子提前灌输一些知识,这可能导致,他上学时对学习失去兴趣,他会觉得,这些我都会,很简单。

三表面性

孩子成长的核心内容往往被忽略掉了,对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的学习的主动性,自制力往往忽视了。

四盲目超前性

家长提前把小学知识教给了孩子,孩子会出现适应困难,孩子有前劲儿没后劲儿。

总结五点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之处。

一生活内容的变化。

上课完成作业,课间时间短。

二师生关系产生变化。

幼儿园比较关心孩子的吃饭休息问题,而小学是以讲课为主。

三教学方法的变化。

使用的是书面语言,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需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勤奋刻苦去完成,和幼儿园有很大差别。

四行为规范的变化。

坐正不东张西望,举手发言,学习用品规范,指定地点接送。

五家长跟老师的期望值不一样。

那么幼小衔接阶段到底该如何去做?

1,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行为习惯。

临近幼儿园活动结束,给孩子选择1~2项活动并将其当做学习任务,比如定时定点的听故事,翻绘本读物,提要求。比如小熊去游乐场做什么去了?适度的给予孩子表扬。

培养孩子将自己用过的物品主动地进行整理,整理书包,穿校服,戴红领巾等。

2,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学习习惯。

(1)集中注意力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集中注意力,在活动时间设定时间,先从兴趣出发,再慢慢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时长。

(2)孩子能不能理解课堂内容是学习效率的关键。

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些训练,比如听完故事问他,你觉得小熊为什么不高兴啊?

看看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多鼓励孩子继续表达。

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

培养孩子时间观念,从克服孩子拖拉的坏毛病入手;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就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干什么事,以及该怎么去做,有错及时纠正。

从幼儿园开始就可以开始一定的训练,打卡后的愉悦,多多的鼓励,慢慢培养出习惯,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4,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自己能解决矛盾,临近幼儿园结束,多和孩子聊一聊,引导他多观察。

5,合理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为小学做好准备。

努力学习,生活上做好生活管理,在家里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孩子遇到困难要不断引导和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6,入学前的学习用品的准备。

外观不要太花俏,越简洁实用越好,别影响孩子上课的注意力,越好看的东西往往越不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