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法“描写”的精华概述
描写, 写的是景。
景不限风景 ,而是包括风景在内的种种景象 。一山一水是景,一颦一笑也是;一春一秋是景,一生一死也是。写景的方法用描。
我们要好好的体会这个描字 。现在轮到我们描出景象 ,供别人去温习、去想象 。
我们描并不借重线条, 而是使用语文 。如李后主 :“晚凉天净月华开” 。
漂漂亮亮, 简简单单, 干干净净 ,让你百看不厌, 像双钩描出来的名家的字儿 。
好的描写可以使我们,对已熟悉的事物有新的感受 ;好的描写使我们,对陌生的事物恍如亲见亲历 。
说明之难在说得简洁明确 ,描写之难在描得生动新鲜 。历来作家状物写景都对新鲜下功夫。
新鲜的意思并不是说风有紫气 ,或月呈三角形,而是给我们新的感受 。

比如写表,可以用叙述,还可以用描写 。描写,它写自己心中的表 ,而不仅是众人眼中共见的表 。
它写出表的一种精神 ,而不仅是他的物质构造 。
这样我们找到三个可能 :说明眼前的景象 ,描写眼前的景象 ,描写心中的景象 。
我们作文总是避免把说明当做描写使用 ,而在描写时,又常常使眼前景象和心中景象交织交融 。
无论是描花或双钩,都是谨细的、节制的 ,所需要的技巧是单纯的。
描写的方法
第一,你正在写波浪滔天 ,忽然放下波浪 ,去写群山万壑 ,因为山峰山谷和波峰波谷有些相像 。
这就是比喻。
使用比喻,用语言文字直接描写事物 ,最容易办到 ,多半很难出色。
但是你若用这句似乎平凡的话,去比拟类似的另一事物,这句话的内部就好像有什么潜力忽然奔放出来 。
“山外有山、忽起忽伏、连绵不断 ”,海浪也忽起忽伏、连绵不断 ,用海浪去比群山 ,说群山是凝固的海浪 ,海浪就救了群山 。
也许有一天,还可以用忽起忽伏、连绵不断的群山去救海浪 ,把海浪描写成沸腾的群山 。
两个牛皮匠 ,一个诸葛亮 。

两件事物不能完全相像 ,比喻只取其近似的一点 。
世上的事物太多 ,我们只对其中一小部分比较熟悉 ,若有人向我们谈及一件完全陌生的东西 ,多半要从我们熟知的东西里举出一样来打比 。
比喻是以熟悉喻陌生 ,以已知喻未知。
比喻的几种样式 :
基本句型是:像......一样 ;变形为:是 ;有一个变型为:“想”型 ;还有一种变型叫:“成”型 。
比喻的最高级形是隐喻 。被喻的部分隐藏不见 。
第二, 暂时放下要写的景象 ,去去写那景象周围事物的变化 ,就是烘托。
烘托是烘云托月。
画画的人为了表现月亮,他画一片云, 在云里留一个圆形当做月亮 。
没有直接去画月亮, 而是用云把月亮衬托出来 。作文写景也可以这么办 。
作文怎样烘托呢 ?通常是不直接写我们要写的事物 ,去写那事物引起的反应 。
烘托之法常用在不便直接描写 ,或不易直接描写的地方 。
夏季常有大雨 ,将雨之时,云暗天低 ,空气中有一种看不见的压力 ,想直接描写这种压力颇不容易 。这时,我们就用烘托之法。写周围的气氛。
其实烘托并不困难 ,要养成一个习惯 ,那就是,如果描写不出来,或者觉得这一点描写还不够 ,你就放开你要描写的主体 ,围着他的四周打主意 。

这得平时费些观察的功夫 。玉在山而石润 ,我们没有见过 ,但是我们走进一个人的住所 ,他结婚了没有,倒是看得出来 。
用比喻描写 ,用烘托描写,再用想象描写 。
古诗人描写明月用浩魄,洁白的精灵 ,如果说这是比喻,谁见过浩魄什么样子?
这就违反了以熟悉之事物与陌生之事物,是描写的功效仍然很大 ,因为事实上虽没有浩魄, 想象中却可以有 。
西谚有金苹果落在银网里 的说法,这句话在事实上只有视觉之美 ,想象中却兼有听觉之美 。
想象力是一种无中生有、推陈生新的“巫术” 。
整部作品用想象作出的,我们可以叫它大巫的想象;只一部分用想象的,叫作小巫的想象。
比喻 、烘托和小巫的想象 ,可以在一篇文章里混合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