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今天,妻子的堂姐带着两个外甥找她的小学同学玩。由于妻子和她们曾经也是同学。就邀三约五地聚了一大堆人,乘着国庆假期把话家常。
临近正午时分。当我想去接补习下课的儿子回家吃午饭时,接到了妻子的电话。让我把小汽车开过去找她换摩托车,她要和堂姐她们一起去世界城聚餐。
此时,午饭我已基本准备好了。但一听说要聚餐,心里还是蛮高兴的。就兴冲冲地关了火,出了门。换了摩托车后就去接儿子。
接到儿子以后,风驰电掣地赶到了世界城。便打电话问妻子到了没。妻子也刚到,正在三楼找餐厅。我和儿子快速来到三楼,找了半天不见妻子。电话打过去。妻子说她们一伙要么是女人,要么是小孩。问我要不要过去一起。我是聪明人,当然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就告诉她我和儿子自己找地方吃去。
世界城三楼吃的地方很多,有三十间左右的餐厅可供选择。可由于正午时分,再加上是国庆假期。人特别多。差不多每间餐厅的前面都排着长长的食客等着安排座位。
我和儿子在三楼逛了一圈,要么是嫌人太多,要么是嫌菜太贵(平均一人得花100元左右)。最终和儿子一合计,还是回家吃自己煮的饭比较合算。
回到家,吃完饭,心里有点小感慨。虽说现在家庭经济比较好了。算不上富裕,但有车有房,遇到点急事随时掏个十万八万的也不在话下。但一到外面的餐厅,不请客不过节的,和儿子两人一餐要花掉二百块左右的大洋,心里还是会着实的不舍。
以前家里很穷时,我曾当着妻子的面夸下海口:我要先买一套房供我们一家三口住,再买一辆车给你开。然后存折上再存它个十来万。到时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妻子那时不置可否,只是傻呵呵地看着我,好像我在给她描绘的是一幅童话里才有的世界。末了给我来了一句:你这个人,就是再有钱也会觉得穷。
现在,曾经给妻子许下的诺言都一一地实现了。不过同时也被妻子说中了:即使再有钱也会觉得穷。
虽说现在口袋里有了一点小积蓄,可真要平白无顾地花几百块来吃外餐,心里还是要纠结矛盾许久。而且在更多的时候只是在餐厅的外面逛一圈,看一看价格,便又不舍地回家吃自己做的饭。
是我真的太吝啬了吗?我想不是。这应该是一种居安思危的潜意识在作怪。
古人有云“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居安思危是一种智慧,是我们的老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精神食粮。这种精神食粮,没有说教,不用棒喝,它就像血液一般,与我们的身体早已融为了一体。
在我逛遍世界城,看价格表,最后又因不舍而选择回家吃饭的过程中,正是这种从老祖宗那里传承下来的思想在默默地作怪的结果。
看来,我的血液里还流淌着我们老祖宗思虑千年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这是应该值得骄傲与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