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记》【第2季】

《晨读记》(9): 会当临绝顶

2017-12-01  本文已影响64人  大观学园
《晨读记》(9): 会当临绝顶

文/霞客

        今晨读了杜甫的《望岳》。我也是个爱登山的人,而且只要有时间,一定逢山必登,一登必登顶。带学生登山,也是如此。因为我觉得: 登山不登顶,好比做事不做完,既不能欣赏最美风景,更是叫英雄气短。

        或许很多人会说: 我是凡夫,不是英雄。所以对很多可以提振灵魂的事情,都觉得和自己无关。其实,一个人可以不是英雄,但是一定不能没有英雄气概。在很多人生面临考验的关键时刻,英雄气概是尤为重要的。也可称之为浩然之气。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所以竟能够修养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精神。

        这种大精神,实乃一个人得以升华生命境界的心性前提,更是过去中国人普遍呈现的生命状态。所以说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文明善良,饱经沧桑而能够历久弥新。

        当然,人世都是阴阳相生、善恶同在的,所以中国5000年的历史,自然也少不了败类。有周文王,也会有商纣王;有岳飞,就会有秦桧;有蒋介石,也会有汪精卫,还会有……还会有一群在延安种鸦片卖往国统区,再赚来大把钞票买军火“专打友军,不打敌军”,最后却自称“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大魔鬼;就像文革时,既有张志新这样的硬骨头,又有郭沫若那样的哈巴狗;就像现在,既有一股慈悲浩荡的力量在引人求真向善,又有一架庞大邪恶的机器在逼人言谎作恶……

        而我以为,那求真向善的力量,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民族精魂,才是神州大地人心世道的普遍状态,才是当今时代引领生命的真正希望。而我以为,一个人要明辨是非,弃恶从善,同样是需要这样一种浩然之气,这样一种英雄气概的。

《晨读记》(9): 会当临绝顶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登顶有三次。第一次是去年春天,带着国艺馆一群五六岁的孩子们登上了九华山后山的山顶,然后大家在山顶上望着远方群峰如浪,大声朗诵着杜甫的《望岳》……

        第二次是今年春天,带着书院一大群孩子和几个家长,一路穿越山下大片比人还高的茂草与荆棘,中午时又遭遇了狂风暴雨,下午时到最后的山头下又遭遇了长长的悬崖绝壁,然而已无回头路,便一个个一步步的扶着登上了排牙山海拔907米的绝顶。在绝顶上看着旁边的风口飞云走雾,看着远方的大海平静浩淼,我们飘飘洒洒,迎风大笑,我们远离红尘,如登仙界。历尽艰辛登上了一座山头,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小男孩看风景实在太美,竟忍不住拿出纸笔,说自己要写诗。而她妈妈则笑言自己已经没有想法,唯觉“脚还在发抖”。而我则笑称: 此刻,我们都是勇敢的英雄,都是如风的少年……

        第三次是今年夏令营,也是印象最深刻、最震撼灵魂的一次。这个暑假,我和绿色教育的师生家长群体一道,登上了泰山之巅。我带的是年龄最小的组,都是五六岁的幼儿和七八岁的小学低年级学生。一共七个孩子,我称他们为“七个葫芦娃”,鼓励他们“谁也别落下”。孩子们一听,觉得自己秒变葫芦娃,甚为有趣,也就秒扔了畏难的情绪。然后我也加入了,自称“大宝”,然后七个葫芦娃再秒变七个小宝,加上我,刚好八宝,于是我们又号称“八宝(粥)队”,我是花生,谁是绿豆,谁是红豆,谁是莲子……

        我们就这样每人背着一大包食物和水,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奋力攀登。从正午十二点登到晚上八点,才到达了目的地。一路上汗水无数次浸透衣被,有的孩子泪水也忍不住流了不少,然而却始终紧跟了队伍,时不时竟你追我赶一番。其中一个最小的六岁小孩在南天门下高呼了三声——我们是决不会放弃的!我们是决不会放弃的!我们是决不会放弃的!……那稚嫩而坚毅的生命强音,震得旁边几个下山的大人精神为之一振,停步大声为他、也为所有的孩子们叫好、鼓掌,大喊“你们是最棒的!加油!”……

《晨读记》(9): 会当临绝顶

        事实上,一路上每当有大人了解到我们的种种游学经历时,再看着眼前这群眼神无比坚毅、浑身大汗像在冲澡、还背着沉沉的背包一步步向上爬的小孩子,都忍不住大声的给我们鼓掌、喊加油。有的孩子正在耍赖,见到我们这么浩浩荡荡一群男女老幼,特别是有很多好玩的小朋友,就情不自禁跟着我们一起走了起来,心情也似一下子欢乐起来,甚至走路都蹦蹦跳跳,跑来跑去了,仿佛一只孤雀遇见了一群飞鸿,情不自禁也想跟着一起冲云破雾了。当然,也有很多带孩子的大人一对比,发现自家的孩子年龄更大,个子更高,而且一身空空什么负重都没有,却在满地打滚耍赖,又或哭闹着让大人背,不然就不肯再上,也会脸上露出几丝复杂微妙的表情,嘴里发出几句无可奈何的牢骚……

      是夜,我们几个老师和家长在寒风大雾中的酒店大院中央围坐一圈,听老唐高谈阔论天地宇宙与人生命运,又跟一位即将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准留学生畅谈科学与信仰问题。一位路过的游客觉得很有意思,便坐下来一起交流。

        第二天早晨,我们四点钟就起床,登临玉皇顶观赏了泰山日出。日出前那磅礴的云雾在群峰之间浩浩茫茫肆意飞腾、藏龙卧虎变化万千的壮观场景,深深震撼着绝顶之上飘然傲立的每一颗灵魂。

《晨读记》(9): 会当临绝顶

        忽然老唐说,如此浩壮景象,何不唱歌?于是我们放开喉咙,大声唱歌。一个人唱,一群人唱。张秀老师先唱了《在那东山之上》 ,再飙了一首《青藏高原》,飙着飙着一群人就跟着飚起来;贺晨云老师紧跟着唱起了郑智化的《水手》,也是唱着唱着,一大群人便跟着呐喊起来: 总是幻想海洋的那尽头有另一个世界,总是以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儿……骄傲无知的现代人,不知道珍惜,那一片被文明糟蹋过的海洋和天地……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然后我又接上,唱了一首《隆中农夫歌》: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盘。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晨读记》(9): 会当临绝顶

        唱着唱着,太阳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终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壮美,只是远远的,小小的,像晨雾中一朵金辉融融的莲花。然而所有人仍是激动不已,纷纷拍照留恋。其实景色已不重要,重要的是: 此时此刻,我们在泰山之巅,我们正与朝阳同呼吸。

        赏罢日出,歌透九霄,云开雾散,天地如初。我们沿着山脊游走,去到了“五岳独尊”的大石头旁,见到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地方,见到了杜甫眼底这句“会当临绝顶,一览纵山小”的壮阔景象——只见眼底群山,那可真是众星拱月般的环绕,百鸟朝凤般的追随,以及顶天独尊般的仰望啊!……

《晨读记》(9): 会当临绝顶

        稍后,又坐在一块绝壁旁的大石盘上,听唐老师讲泰山的由来,泰山的大缘,泰山的文化,泰山的灵魂,泰山的历史,泰山的现在,泰山的痛苦,及至泰山的期待……而我,则想起了我们伟大的老师,那慈悲浩荡的觉者,二十多年前也曾登临此山,并留下了表达对万千弟子殷殷期盼的诗句: 攀上高阶千尺路,盘回立陡难起步。回首如看修正法,停于半天难得度。恒心举足万斤腿,忍苦精進去执着……功成圆满在高处。——《登泰山》

        是呵,“功成圆满在高处”,所以,虽千万难,吾往矣!所以,会当凌绝顶,就绝不只是一种肢体的运动,一帧眼前的风景,更是一种挟山超海、无所畏惧的气概,一种包藏宇宙、吞吐八荒的胸怀,一种昂扬劲健、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天真浪漫、豪放洒脱的性情,一种彻地通天、大忍大美的境界,一种勇猛精進、浩荡磅礴的伟力,一种坚定不移、金刚不破的信念!

2017.11.30

《晨读记》(9): 会当临绝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