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的日子

2023-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淡然如风_44c4

当清晨的第一缕霞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我准时从睡梦中醒来。其实时间尚早,只是租房地势高楼层高,室内光线几乎与天边的霞色同步,所以日子总是明亮的。

站在窗前远望山脊上逐渐灿烂的红霞,太阳正准备闪亮登场,露出她美丽鲜艳的脸庞。来到厨房,后面大树上的鸟儿已经唱起了欢快的晨曲。在朝霞和鸟鸣声中,开启了美好的新一天。

每天随着孩子规律作息,除了尽职尽责做好陪读家长的分内之事,空余时间就看书走路锻炼身体。女儿像我一样喜欢阅读,家里书多,随便在书架上抽一本都是不错的消遣。闲时凭窗俯瞰山城美景:白云游走山巅,鸟儿在林立的楼群间穿梭飞翔,南园桥上车子川流不息,学校操场上活跃的青春靓丽的身影……说实话,抛开孩子升学的压力,远离老家的一切琐事,眼前的生活确实是轻松惬意的。有一次我跟女儿感叹说:“专门带你读书,我现在过的是这一生最快活的时候,总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住着租来的房子,仿佛这些日子都是租来的。”女儿飞快地回答我说:“怎么会呢?妈妈,我可不是租来的!”我笑了:“是啊,宝贝是亲生的。”

小城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美丽的衙前河从中间流淌而过,因此生态极佳。麻雀、画眉、鸽子和一些不知名的小鸟经常在窗台上鸣唱踱步,白鹭极美的飞翔身姿随时都会出现在窗外,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它们煽动的翅膀。只是一到傍晚,头顶传来它们的叫声实在不敢恭维:只比乌鸦叫的好听一丢丢,只有一个词“聒噪”可以用来形容。不过听久了也就习惯了。

山城风大,从花果山俯冲下来的风,本想任性地畅通无阻,但在撞上这高楼的阻挡时发出愤怒的咆哮、嘶吼,鬼哭狼嚎一般,听着怪吓人的。但它终究奈何不了牢固的高楼大厦,最终只得转为无奈的呜咽,仿佛怨气冲天的怨妇就在一墙之隔的拐角处如泣如诉的哀嚎。而我早已习惯了与这样的风声相伴,一面倾听窗外百转千回的风声,一面慢条斯理做着自己的事。

闲瑕无事,想起我们自己的小时候和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天壤之别。从会走路开始就要学着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想得到去学堂念书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有条件的就念全日制,少数没条件的就念半日制——上午去念书,下午就回家帮大人做农活。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一个孩子半个工,能多做一点活就少挨一点饿。在国家扫盲政策的形式下,大多数人即使半工半读都只能念个小学毕业,条件稍微过得去的可以上一下初中,能上高中的就少之又少,简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我就是那个幸运儿上了高中,但又自己不争气没有考上大学,没有吃上梦寐以求的“国家粮”。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如今带娃成风,一个孩子从怀孕出生,再到读书上大学之前,都在爹奶爸妈的小心呵护中长大。念书更是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全程陪读,这个风靡全国的现象,横扫城市和乡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个家庭都拼尽了全力。

我是陪娃最少的家长之一,孩子高三时才不得不最后加入租房带娃的陪读大军。而带娃看着简单,其实并不轻松:除了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饮食起居,孩子身体不好要操心,成绩和情绪的波动都要随时关注。如果内心脆弱的家长或许还会承受不住孩子的脾气和眼泪。孩子高兴时称我皇额娘,但我心里清楚得很:其实我就是个老奴才。

有时我常想:我们出身于农耕世家、农业大国,而我们却都把孩子培养成了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少爷和大小姐,妥妥的穷人家的“富二代”。我们小时候打猪草放牛做农活,无所不能,而我们的孩子如今却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不知道这样是对还是错,但我又不得不跟着时代的潮流,做着大家一样的事。

有句话说得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论是陪父母变老,还是陪孩子长大都是一样。而且人总是在以后的某个时刻怀念曾经经历过的某一段时光,我想我也不会例外。以后我一定会时常记起这些陪伴女儿租房的日子,坐在沙发上捧着一本书,听风吟悦鸟鸣、数云朵看鸟飞,或者依窗等着女儿放学的日常,那是怎样的幸福和温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