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写作路上走的更远,需要和运动相结合
可能因为人到中年,在学习写作三个多月后,最近越来越认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一句话——写作是个体力活。
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如果要把这件事持续进行下去,就需要同时养成运动的习惯。
更没想到在深入了解之后发现,除了村上春树之外,很多作家、文学家都是运动爱好者。
并且,除了强身健体让自己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运动对写作的好处还不止于此。
01、
基础的体力,是长期写作的保障
在没有学习写作前,当想到这件事时,只会认为写作是一件脑力劳动,是思想上的创作,体力上是不需要有什么付出的。
但随着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坐下来日更,时间久了便发现,这实在是一种误会。
长期的写作活动,是一件妥妥地体力劳动。
首先,除了手的活动和大脑的思考,人在写作时,身体坐在椅子上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我个人的感觉,颈椎和腰椎都会承受很大的负荷,日子一久,这些部位就会出现不适的感觉。
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中,村上春树就提到,写作需要持久力,而获得持久力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养成基础体力。获得强壮坚韧的体力,让身体站在自己这一边,成为友军。
因此,在成为专业作家后村上春树便开始跑步,并自那以后的三十多年,差不多每天都跑步或游泳一个小时,几乎没出现过空白期。
同时一年跑一次全程马拉松,还出场参加铁人三项赛。
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当我在跑步的时候我在想些么》告诉人们,跑步有利于保持更持久的体力来写作。
而正因为保持有长期运动的习惯,让村上春树自1979年凭借处女作《且听风吟》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以来,不仅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身体和精神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创作状态。
02、
将运动和写作结合有助于创作
曾经有人问村上春树:“您是从哪里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呢?”
村上说道,当需要写作时,他通常会早上4点钟起床,然后一直工作六个小时到10点钟。吃过午饭后,他会长跑10公里,然后游泳。剩下的时间,他会选择阅读和听音乐,大概到晚上9点开始就寝。在持续创作的这段日子里,他会每天都遵循这样的时间安排,直到一本书的完成。
在谈到写作灵感时,村上认为:“运动对于自己的写作和创造力都非常重要。”
除了村上春树,还有很多作家将跑步运动视为写作之余一种愉悦身心、“让自己去探索追求”的方式,通过跑步为创造性的想法打开空间。
美国当代女作家乔依斯•卡罗尔•奥茨有时会“在清晨写作时感觉时间漫长,思路混乱不清,继而觉得特别受挫,甚至感到绝望”。遇到这类“结构性问题”,下午她就会选择跑步,以帮助自己走出写作瓶颈。
而我自己也有感觉,当写作陷入停滞时,起身活动一下,哪怕只是四处走走,到屋外散散步,都可以有助于打开思路,将创作继续下去。
03、
长期运动,可以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增加心灵的韧性
矛盾文学奖得主,《一句顶一万句》作者刘震云同样是一个跑步爱好者。
自15岁当兵那年开始跑步起,至今已经坚持了30多年。
刘震云认为跑步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坚持;
第二个阶段是身体需要跑步,跑步会让身体感到非常愉快;
第三个阶段是精神很愉快;
第四个阶段是不跑步浑身不自在。他目前就处在第四个阶段。
而村上春树则说道,小说家的基本工作是讲故事。所谓讲故事,就是要下降到意识的底层去,下降到心灵黑暗的底部去。
这需要心灵必须尽可能地强韧,要长期维持这心灵的强韧,就必须通过增强、管理和维持作为容器的体力,也就是运动来获得。
/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
看来要想把写作这件事持续进行下去,是时候要重视起运动这件事,将运动和写作结合起来。
这对于我这个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将是一个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