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
2021-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青箬笠0
——《城南旧事》赏析
读《城南旧事》,不知为什么,总会想起“冬日暖阳”。也许,源于作者在后记中写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写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去,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冰心说:“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的天真快乐,是生命最质朴本真的快乐。走过生命的盛夏,走进意蕴丰富的秋,走向萧瑟沉寂的冬,生命,再也不能回归童年那份最质朴本真的快乐。就像作者说的:“那是真正的欢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欢乐。”因此,童年,才那么令人眷恋吧?在以后漫长的冬日了,成为慰藉心灵的暖阳,无可复制,不可替代,时间越久,越温暖美好。就像鲁迅笔下的“罗汉豆”,要“蛊惑”人一生。
《城南旧事》中,除了触动人心的童年,还有哪些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人儿,疯子秀贞,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兰姨娘……作者塑造人物,算不算是运用了“陌生化”?比如秀贞的形象,就是一个“陌生化”的形象吧?大家都说秀贞是疯子,可书中的秀贞,完全不是大家印象中的疯子的形象。小英子还和秀贞是好朋友,秀贞一点也不像平常的疯子那样怕人。在秀贞颠三倒四的絮絮叨叨中,透露出的是她的温柔、善良。这不是颠覆更新了我们对于“疯子”的固有印象吗?如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他的嘴唇是厚厚墩墩的”,会看相的李伯伯告诉小英子:“嘴唇厚厚墩墩的,是个老实人相。”他那么爱自己的弟弟,可他却是个贼。这个“贼”,不也颠覆更新了我们对“贼”的固有印象吗?这“陌生化”的形象,激起人更复杂的情感,超越了简单的爱与恨,喜欢与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