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到底是在研究禀赋还是方法?

2021-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何鎏Leo

这些年反复问自己,咨询到底是在研究禀赋还是方法论……

这些年和企业项目合作,经常遇到一个很奇葩的矛盾境界。

例如,很多成长中民企想学习阿里华为,这些企业也明白,今天华为已经是千亿美元级规模的企业。华为今天的实践自己学不像,所以,他们特别在意学习在起飞之前、起飞之初的华为,怎样能够移植那个时间点,华为所采取的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研发管理、激励机制实践,期望能够学习那些实践就能重复华为的成功路径了。

在咨询项目中,很多企业很在乎让咨询公司提供“标杆学习”,在某些特定的领域里,将自己同行的“领先实践”称为标杆。

我一直很困惑这种大众思维模式和咨询方法,你再学习姚明打篮球时穿的球鞋,或者打球的步伐,可是,你得先有姚明的身高啊……

像我小短腿疯狂走位干扰对方,适合坐板凳瞅时机,需要剑走偏锋时替补,哈哈哈哈

(anyway言归正传)

所有企业实践的出发点都是自身禀赋,没有进行深入的禀赋研究,再怎么去研究同行实践,真的有意义吗?可实现持续发展吗?还是在组织矛盾中来回冲撞伴随信任危机最终解体?

每人都是有禀赋的,先天的智力、体力、外貌、个性,企业一样是有禀赋的。

所以,我们能多花点精力去研究企业禀赋吗?别瞎鸡几一顿输出,教人先看己,分享交流没问题,只是对别人未必有利,少点无脑的复制粘贴,问问自己到底要什么?为什么而出发?

一切咨询都会引到虚空层面:你到底是谁,哪里来,要到向哪去?

咨询的价值就是让虚空回归到“我”,你现状在哪?内心想去哪到?前雾朦胧,重重阻碍,你比99%的别人好的那一点在哪?阻碍过不去,那PLAN B在哪?终点不变,如果车到不了,那飞机呢,可行?如果身处农业时代,那是否先思考方向本身所存在问题?

真正克服发展焦虑就是认清自身,而不是死命捞钱,钱赚不完,也不好赚,以吸附为代价让周边一切寸草不生,自己也不会好太久。

“好”与“坏”都是现状,只是太多人被现状之下的恐惧束缚了手脚玩起了SM,痛但麻木着,从大众麻木中寻求慰籍。

价值就是不断深挖并增加自己在不确定性中的可确定性,唯有先从自己出发,而后其他,个体和组织都是同理。

项目中“不可能”和“有可能”在一念之间,“玩”、“炒”在创投中也常被谈及,不经意的自我意识决定了很多在未来的结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