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分布式社交链商系统技术架构
一、Gw分布式社交链商系统技术架构:
系统架构01 链层 - 解决数据可信任
区块链是什么?是分布式的共识机器。区块链一旦达成共识,就无法修改,因此也有人称区块链为“信任的机器”。由区块链技术负责架构链层,保证系统记录的资产数据不被篡改,解决信任问题。
技术方案:
可以在现有成熟公链如以太坊或 EOS 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来实现,或者等待更合适的区块链的操作系统。
- 以太坊公链
- EOS智能合约:EOS,可以理解为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为分布式应用设计的一款商用区块链操作系统;
-
pick
等待ing:在发展应用层的过程中等待合适的底层技术成熟后接入。
区块链的基本功能是防篡改,数据记录效率太低不能满足实际的业务场景;链层需要提供整个gw系统所需的基础功能,是社区可以正常运行的土壤。
gw系统改造早期阶段以搭建好社区协议层、合约层规则实现为主,完善后再行接入链层。
gw分布式社交链商系统是有实际业务应用场景的,软件正提供“社交电商”服务,功能模块涉及:购物、社交、用户奖励、商家奖励、多种积分系统记账和转换。
02 协议层 - 定义边界
协议层分社区协议与应用协议两部分,分别对应了整个gw系统基础规则(激励、交易)与相关服务,以及社区特有的规则与服务。
- 社区协议层:整个gw系统基础规则,包括节点激励、共识机制、交易规则。
- 应用合约层:基于gw系统的具体应用合约。
gw系统定义为分布式社群链商平台,链商是系统里定义的特殊节点,在应用层分布式设计中,每个链商都允许自成一个应用平台,具有随时可裂变、分裂成独立应用app的结构特点。
社区协议是全系统都必须遵守的一套规则,包含一组智能合约与相应的基础服务,而应用合约则是某个特定链商所专有的。
从网络技术形式上说,它们都是建立在底层链基础上的一组智能合约,以及相应的Apps可用的网络服务与协议。不同的 App 根据所属链商不同,所设定的应用层规则不同,调用不同的智能合约与网络服务。
03Apps应用层 - 发展多样性
gw分布式社群链商系统,以“ww”作为自己主运营推出的软件,用于将gw系统内容呈现给用户。它是整个生态的展示与交互界面。
在gw分布式社群链商系统中,在应用层将用户区分为普通节点、特殊节点。
链商是对特殊节点的称呼,普通节点在加入系统时将根据规则自动归属于对应的链商节点中。链商对自己管辖(辐射)范围内的节点:
- 拥有获得系统奖励的权利,以及提供服务支持的义务;
- 对自己社群可自定义管理,设定非标的奖励规则;
底层的分布式架构,让链商随时可以从闻闻应用层软件中选择独立。一旦选择与现有系统独立,此链商将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节点一齐分裂为独立的另一应用。链商从系统脱离出去的同时,不影响节点在系统内的一切原权益。
在链商的所能影响辐射的节点数量有限的时候,不建议独立,一方面无法享受gw系统提供的软件功能开发、维护、运营、商业协助等附加服务。另一方面,有限的节点,无法自成网络生态。
普通用户无法成为链商,但是可以对链商的任免进行投票。
未来Apps可以是我们开发的官方版,也可以是链商开发的私有版,只要遵守行业与社区的两套协议,就能调用相关的网络服务与智能合约。
04 基础服务 - 种下一颗梧桐树
社区协议负责gw系统内币的发行、分配奖励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引入币的交易系统。系统鼓励节点获取奖励,鼓励一切合理的交易需求。交换是一切其他行为的起点。是生态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交易平台必须独立于Apps应用层,且公开公正公平的存在。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平台,我们可知,无论具体开发由哪个团队负责,我们都可以完全信任交易的真实性和不可被篡改。
可以是gw系统技术团队自行开发的,也可以是有此技术能力的任意第三方加入,有意向可以简信聊。
应用层智能合约:聚焦服务链商的智能合约层,链商可根据自己社群的特点、自己交易模式的特点,可以自定义设置自己所辖节点遵守的奖励规则。自定义规则可以更灵活满足链商需求。
gw系统将陆续封装可自定义的规则接口,只要遵守系统规则,链商就能使用相关规则设定功能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