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母为笃
艰辛母为笃
清・徐熙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
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
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
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
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
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
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
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
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
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
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
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
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
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
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
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今天是妈妈的忌日。尽管妈妈离开我已经好多年了,每年此时,一回忆往昔那些温馨又美好的时光,心中就情不自禁地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哀思。临终时妈妈满头的白发,爬满皱纹的额头,瘦骨嶙峋的身体和黯淡无光的眼神,一直历历在目,沉淀心底,成了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妈妈的爱像太阳,无论多么艰难地旅途,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她的照耀和温热;妈妈的爱像月亮,无论多么漆黑的夜晚,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她的明亮和光芒。
妈妈虽不识几个字,但教育我和姐姐时,一开口总引经据典——“老话说的好~~~”。当初妈妈口中的“老话”对少时的我而言,就像听天书一样根本不懂,可随着时日渐增、阅历渐深就慢慢参悟透了,便突然觉得那些朴素简洁的话语,竟然句句都颇具内涵。如“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白的说不成黑的,黑的说不成白的”、“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坎”、“笑一笑,十年少;哭一哭,十年老”、“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等等,妈妈的那些蕴含着朴素哲学思想的“老话”不胜枚举。尤其身上那股不怕千难万险,干就干出精气神,活就活出好样子的傲骨,早已深深融进我的血液中,成为我一生也取之不尽的财富。
此时此刻,我静坐桌前,除了怀念妈妈,还能体会些什么?在这样的怀念里,我除了伤感,还能倾诉些什么?在这伤感的时节里,我除了写下这些文字,再无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