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第七篇第三章——君子之忧

2023-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旭日老师

【原文】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于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探讨,听到正义不能去做,有了缺点错误不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感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和忧虑。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就表达了自己的这一点观点,他认为古仁者就应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这一观点高度概括了儒家古仁人的忧乐观。我们从这一章可以看得出来,孔子就有这样的忧愁。

孔子忧愁什么呢?孔子为谁忧愁呢?

一、就仅仅从文字上看,好像看不出他是忧虑自己还是忧虑学生,还是忧虑这个社会。但是我们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孔子所达到的高度。应该不是忧虑他自己,因为这些他应该已经都做到了。那是不是忧虑他的学生呢?他的优秀学生肯定做到了这一点,也不排除一些不优秀的学生还没有做到,所以他提出自己的忧虑引起那一部分学生的重视也是有可能的。那么最有可能的是忧虑当时的社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时的社会礼崩乐坏,统治者不好学,导致民不聊生,这才是孔子最大的忧虑。

二、这一章中孔子的忧虑中还透露出什么信息呢?孔子作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身兼一体。最初他想在鲁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结果由于政治斗争的原因,他没有实现。后来他周游列国,在十多年的游历之中看到各国的社会环境都是如此。再次回到鲁国之后,他已不想再参与政治,只想用自己的教育来培养下一代的人才。而作为教育家,他自己的力量也只能培养一代人,但是如果一种思想形成,那就可以穿透影响许多个时代。所以孔子正是在对社会的忧虑之中,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以自己的思想和文化造就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