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暗恋,“奔现”吗?
无论在我哪个年龄阶段里,“网恋”这个词对我来说它的本质就是“瞎侃以寻求精神安慰”,对我来说这种情感就像是抽烟产生的烟雾,它令人沉醉却虚无缥缈又毫无益处。当然,这种网络上的交谈也可能有好的一面,但其实这种积极方面的意义更像是一种止痛片,可某种程度上缓解生活压力给人带来的疼痛,或许能止痛,但无法治愈本体的创伤。
因此,有人为了更大限度地体会网恋的这种美好,想把这种情感挪动到现实生活中,毅然决然地选择“奔现”,有人暂时成功了,有人失败了,最后不欢而散,甚至在网络上也老死不相往来。总结下“奔现”失败的原因,大概只有一条:你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所以我认为,或许真的距离产生美吧!
这次讲的并不是网恋的“奔现”,而是关于暗恋的“奔现”。
他,以前在我脑海里一直是以一种阳光的,带有主角光环的形象存在的。而现在,对于正在码字的我来说,对他的评价也就只剩下一两个中性的甚至是贬义的形容词了。
好多年前,我们是初中同学,前后桌的那种。谁十几岁的时候不是个天真懵懂的少年模样啊?互相做了前后桌几天,我就被笑起来很阳光的,聪明的,幽默的他所深深吸引了,当时觉得所有美好的形容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他人缘那么好,走到哪里朋友都是一大堆;成绩那么好,数学总是最拿手。网上不是有一句流行的话吗:因为喜欢,所以自卑。
直到初中毕业,我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那年我十六岁。他中考失利,上了高职,而我在本校的高中顺利升学。心里确实是有些失落的,不在一个学校,不常联系的话基本上就意味着一种永远的分道扬镳。
我的初暗恋,“奔现”吗?由于高中学业过于繁忙,和他也没有过多的联系。只记得学校运动会我发qq邀请他来玩儿,还送给了他个小礼物——对于偏内向的我来说跨出这一步已经不容易了;高二开学前一天去他家楼下简单的见了一面,寒暄了两句;考试前期太累,和他在qq上聊聊天……仅此而已。
直到高考结束,被录取之后,有一天qq谈到他大学和我在一个市,我瞬间振奋了,玛丽苏少女情节瞬间爆发:难道是注定的?注定我们会在一个市上学,注定还有着残存的缘分?
于是在大学开学后,我决定不在像以前那样将自己的感情藏起来,而是决定放手一搏,告诉他我喜欢他。虽然年少无知,但是心里也是清楚的,这种感情不一定会有好的归宿。
我俩相隔两个区,打车到市中区也是需要一个多小时的。于是我就像别的女孩子那样,画了淡妆,穿上最喜欢的衣服,算是去约会了——人生当中第一次约会。
路上晕车的我胃里翻江倒海,终于到达目的地,我见到了他。虽然没有失去联系,但也算是一年多没有见过面了,我根本就不算是了解他,“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种老词,也许是我对他身份的理解。他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我走到他跟前,寒暄了两句,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碰我头发。他的这些小举动引起了我的极度不适,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去吃了火锅,我不知怎么的基本上一口也没动,他倒是自顾自的,没有AA制,我积极的买了二百多块的单,他也没有什么反应。连早饭也没吃的我当天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学校的。糟糕的回忆根本不想去细说。
第二天早上,我发消息给他,他根本不回复我。
一个小时之后,我打电话问他,停了好久我才发出声音:请问以后还要联系吗?电话那头他支支吾吾,“算了吧,那就不联系了”说着,我抢先挂断了电话,不知道什么时候,脸上竟然湿答答的,一摸,好像是眼泪。
然后,我又笑了,放肆地,嘲笑自己,
删掉了他的qq,删掉了他的微信,删掉了电话号码。这应该算是给我这么多年的暗恋落下了一个较体面的句点,删除所有联系方式,是我对自己这段感情最后的耐心。
我竟然曾经还天真地以为他还是原来的那个坐在我后桌的阳光少年,不知道光阴竟可以改变这么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