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读书笔记给人力量的文字

家是心灵的港湾

2022-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娴鱼小姐

书名:《我们仨》

作者:杨绛

在网上看到众多推荐书单里,大部分都有这本书。一本92岁高龄用心记述的回忆录,一本属于他们仨的书,一本温暖的书。

01

后来看介绍才知道,这本书最初是想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绛写父女俩,钱锺书写他眼中的母女俩。在书中也提到了当时59岁的阿瑗,病魔缠身,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在护士的帮助下断续写了5篇,最后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杨绛见女儿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终究是没能重新拿起笔。不久,杨绛的丈夫钱锺书也逝世,难以想象晚年独自一人的杨绛是如何度过的。

02

本书分为3个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第一部分看得我也如进入梦境般有些雾水,2页不到。第二部分看得我最是心疼,锺书和阿园(圆圆是乳名)的离去,和杨绛失散,这串串画面犹如涟漪在我们心中阵阵波澜。本书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写第三部分,采用回忆录的形式,就像第三部分开头所说: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相聚。

从他俩结婚同到英国牛津求学,到艰难回国,再到下乡下厂,从一路漂泊到迁居三里河寓所,最后的安顿,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幸福快乐,

那种甜蜜真是让人万分羡慕。

只有家,才是最好的港湾。

03

读完这本书,我有很大的感触。

三人的形象格外的鲜明,“过目不忘”的女儿、工作之余总会偷空读书的爸爸,温柔体贴且幸福的妈妈。钱瑗和爸爸是最铁的“哥们儿”,钱瑗对妈妈事无巨细,而杨绛和钱锺书之间的相互陪伴、关怀,让我看到了浓烈忠贞的爱情。愿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还有他们仨人之间的分享欲让我觉得足够浪漫,只要分开或出差总会将身边发生的事写下来,他们管这种叫“石子”,总是满心期待的回到家后读这些“石子”。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着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去。

是羡慕,是佩服,是敬重,更是向往。

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我们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

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