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文/王宁子
06年元宵节,同在镇上的娘家东村耍社火,在姐妹们的邀请下,爱热闹的我也加入了家乡一年一度的闹元宵活动。那天,在人潮涌动的大街小巷,在父老乡亲的笑脸中,舞着红绸,扭着秧歌,成为那年元宵节最美的画面。
在众多看热闹的人群中,有几个爱好摄影的身影,在浩浩荡荡的社火队伍中穿梭、寻觅、抓拍。面对如潮的观众,面对摄影爱好者的镜头,我们喜气洋洋,朝气蓬勃。时隔不久,同村美女峰告诉我,她舅拍了一张我扭秧歌的照片,并放在博文中。那时候,博客是何物,对我来说,就是天方夜谭。峰那天告诉我她舅的博客名字。也是从那天才知道,她舅就是陕西师范大学很有名的赵克礼教授,和我家几步之遥。
从小喜爱文学,每天在店里闹中取静读书码字,08年秋天,在五妹的帮助下,注册了博客,突然想起峰的话,然后百度了赵老师的博客,然后在他的博文中找到我扭秧歌的照片,看到了赵老师笔下的大王镇,和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亲切,质朴,耐读。那些天,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赵老师的博客,细细品读家乡的民风民俗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那时候,初上博客,行走在网络上,对新生事物如履薄冰,虽然每天关注赵老师博客动态,但作为一个初入博客的晚辈,从未留言。从赵老师的文字中,我看到的是对家乡古老的民风民俗留下宝贵文字的那份执着,和淡淡的乡愁。在赵老师的影响下,我也拿起笔,为我土生土长的小镇留一点文字。
留存~~虽然同在一条巷子,也偶尔看到假期回家看望父母的赵老师,但始终没有勇气上前问候。直到前几天,因为想写闺密辉的嫂子――赵云侠,一个生活在小镇的民间手工艺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贤惠善良,勤奋好学,身上很多优点值得去写。所以,在为鄠邑区民间艺术家朱丹红老师写了一篇文后,我有了想写云侠姑的想法。那天晚上,在闺密辉的陪同下,第一次走进她的娘家,和云侠姑促膝长谈。
因为第一次书写这类题材,思维和语言上很多时候没有在同一个点上,回家后,才发现该问的重点没问。因此,在重阳节那晚,我第二次登门拜访。热情的云侠姑听我说明来意,即刻拨通了赵老师的电话,让赵老师为我讲解关于瓶插的民俗文化。那天晚上,和赵老师在电话中侃侃而谈,没有一点违和感。
第二次写纪实题材,而且还是村中德艺双馨的长辈,心里免不了忐忑不安,文字上斟酌再斟酌,唯恐用词不当,对云侠姑带来负面影响。没动笔前,只要脑子一闲下来,就在酝酿该如何动笔,该如何书写。酝酿了几天,终于在几天前的一个下午,坐在店里狠下心来,打开简书草稿箱。灵感来时,总有顾客来,不得不放下手机,笑脸相迎,顾客走了,灵感也被她们带走了。回到家,也总有干不完的家务。
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没有码过字的人不会理解灵感的来去匆匆,也许会对我所说的灵感嗤之以鼻。作为一个码字者,我敬畏文字的同时,也敬畏灵感,感恩灵感。
就这样,断断续续写了两天,总觉得我文字中的云侠姑和生活中的云侠姑相差甚远,但一时又不知该怎样修改。那就先放一放,沉淀思维,沉淀自己。那两天,文中的每一句话都会在脑海中浮现,不管是吃饭干活,还是面对顾客,那根弦一直在脑海里拨动。就在两天后的睡梦中,也是在如何修改。四点醒来,重新捋思绪,然后重新整理。六点半,九℃的十个孩子嗷嗷乱叫,又不得不起床,喂狗,做饭……
就这样,断断续续又修改了两天,终于在前天晚上完成。然后发给云侠姑和赵老师,诚恳的请他们斧正。
云侠姑那晚看了,在微信中连声感谢。赵老师一直没回复。早上醒来,看到赵老师三点发的朋友圈和给我的微信留言,那一刻,除了开心,更多的是敬意和感激。
感谢赵老师当年为我留下这美好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