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今日值得看

应该补上这门必修课——死亡学

2017-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星絮
文/星絮

元宵节的共修中,仔师兄向我们又提到了这一句古诗:看见别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以前听到不以为意,从来也没有去多想一秒,而今听到,却如震耳发聩,看看轮到我。

回家后,我查到弘一法师的这段著述,序言中,他便提到此句,并说: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须臾忘耶!是啊,虽然成长以后,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但我发现从小到大,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过,关于死亡。直到有一天,我们身边至亲的人突然离开了,我们才开始想,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当我们的祖父祖母离开的时候,父母通常会选择低调地处理这件事情?

我记得自己十五六岁的时候,经常会想到死亡这件事,想到这个世上千年万年都没有我的存在了,我究竟去了哪里?我竟害怕得睡不着觉,问了母亲之后,不但得不到正确的答案,还被责备小小年纪,为什么要胡思乱想。的确,我们的观念里,或者说我们普世的文化里,都有意无意宣说死亡的黑暗晦涩不可知,不吉利,死亡是倒霉的事情,大家都避之不及。

慢慢长大,毕业,工作,真的没再想死亡这件事了,偶尔一闪而过有死亡的念头时,也在心里宽慰自己说,那可能是在遥远的将来,七八十岁再说吧,当时的愚痴,真的让我觉得不去想就不害怕,不去想死亡就不会来。现在我知道,自己大错了。死亡分分钟近在身边。记得前几年,我小宝还在读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推荐他们读一本《天蓝色的彼岸》,我读完后泪流不止,因为我想到了小宝,想到了天下和父母告别的宝贝们。现在我非常感谢她的老师推荐了这么一本好书,它不仅给孩子,也是给成人一个关于死亡的启蒙教育。我们真的太需要关于死亡的教育了。

花苞也会折断,就像是生命的无常。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反过来说更有道理。的确,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活过,却没有死过,虽然各国都有一些关于濒死者的回忆记录,但毕竟不是真实的身边人的分享,总令人将信将疑,这是人的天性。但是信也好,不信也好,随着年岁的增长,不可避免地向死亡大门更迈近了一步,就如同西方人讲的只有税单和死亡永不会迟到。

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就是源于我们对死亡的不了解,因为没有人可以交流,眼见着天天和我们一同生活的人有一天绝然地离开,常会让我们陷入一段时间的空白,因为觉得无从想起,就像一年多前,我亲自看着母亲的最后一次微弱呼吸,我感觉死亡真的就在身边,几天以后,曾经和我们一同欢笑一同旅行的人,就变成了一抔骨灰,若干年后,变为尘土。这个是和现有的生活的彻底断绝,任何生之美好体验不会再有,曾经的生命变成大地土,这个也许是对死亡恐惧的根源吧。

《天蓝色的彼岸》中的小哈利死了,他的灵魂说出的爱的语言。

�恐惧本身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我很想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所以我试着去了解它。大德们开示我们,我们要放下我执,最大的执念恐怕就是这个身体,哪怕已经残破不堪,还不舍得丢弃,这种执念其实是害死人的。只有勇于丢弃败坏的身体,心和灵魂才能飘向另一个美好的世界。不是吗?我信那个世界,也向往那个世界,没有病苦,没有生死,我亲爱的母亲就去了那里。她在得病的十二年里,了解了死亡的真相了,因为十二年里,不少年轻的、年老的、同事、同学里都有相继离世的;有轻松离开的,与家人安然告别,也有哭天抢地恐怖不甘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看得多了,自己便会有选择。

谁不想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轻松安然的呢?所以我母亲在十年前就和我说,到她的临终时刻,绝对不要抢救,早些年我还不以为意,后来她反复强调这点,说到时她半昏迷无法自主决定了,我又要为了“尽孝”而竭力抢救,那岂不是真的变成不得好死了。我虽然是尊重母亲的意愿,但后来才真的明白,母亲的确是了解了死亡,并且可以超越它。我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协拍的一部十二分钟的纪录片《请给予生命最后的关怀》中看到,有一部分有信仰,了解死亡的人,在他们的最后一段时光里都是安然、平静、甚至是向往的,和我的母亲一样。这个短短的纪录片就是最简短扼要的死亡学概述,它让我们明白,死亡只是这个身体败坏了,无需恐怖。

但是这世间太多人没有接触到死亡的真相,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而这些临终人的亲人也不了解死亡,拼命要延长那苦不堪言已不能言的临终人那一丝丝微弱的呼吸,不明白这些意义何在?是爱?是孝?那纪录片中,中日友好医院的院长及我接触过的上海大医院的肿瘤科医生,我很敬重他们对于死亡的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他们的理念是当医学的干预手段无法令病者向好或维持,那么最好不再干预,以减轻病人痛苦使之平静为主。

可是我们身边太多的人没有意识到这点,《新民晚报》上周有一篇关于渐冻人的报道,沪上一位女士在2010年患上渐冻症(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丈夫不放弃她,至今仍花费昂贵的成本,她是被切开气管靠呼吸机呼吸的,此外还有吸痰器、人工胃瘘、尿管等等设备及插管,因为爱,就让她这口气仍用机器维持着。除了丈夫本身不工作全身心照顾外,还雇一位全职保姆,两个人竭尽全力照顾这位连眼球都不能动的病人,真是很可怜。

当我们了解了死亡的真相后,应该有更大的慈悲和勇气与生命告别,当它需要结束的时候,而不是用机器去延长让生命体饱受痛苦,她那度秒如年无法言说的痛苦。因为这些选择也在自己,所以早一些学习死亡真相这门课,早一些准备和早一些等待真的能让最后一刻轻松平静,美美完成人生最后一场考试。

那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去准备这场“期末考”呢?当然有,早些学习死亡的真相,并且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观想,那么假以时日,练成习惯,真到了那一天,也跟你的每一天是一样的,有的是安然和平静——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