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驱力的小分享
内驱力
在阅读初中群,时不时爬楼会看到有家长问到:孩子没有学习内驱力怎么办? 然后后面跟着会有一些回复,其实我也很想能够帮助到那位家长,但我知道我不知道说什么合适,内驱力这个话题很重要,大家都明白,但如何提高内驱力就复杂得多了。 我从中能体会到的就是那位家长的无力,无奈甚至是担心,焦虑,所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孩子还不足够大时,我们能牵着孩子走,能够控制他们,要求他们,让他们学这学那,而一旦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力量变大,寻求独立时,家长的力量拖不动孩子了。
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小学成绩良好,越往上越不喜欢学习,成绩变差,消极被动等等情况,家长急在心头,却无能为力也不少见。
回到关于内驱力话题,当老师的朋友提供几页相关资料,我科普一下,准确地讲也不叫内驱力,而是叫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
成就动机主要以下三方面驱力所组成:
(1)认知驱力 认知驱力是三个组成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内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的。 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简单地说,是一种求知的需要。 它发端于学生好奇的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这些心理倾向最初都是潜在的动机因素,它们本身既无内容也无方向,之所以变成实际的动机因素,一方面是成功学习的结果,学生预期到未来的学习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家庭和社会影响的结果。 若要提高学生的认知驱力,最好的办法之一,是使学习情境具有吸引力。老师让学生对认知本身感兴趣,最好的办法是让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有适当的距离,这对引起认知驱力最为有效。
这些理论知识来自一本艰涩的书,即使摘录下来,有的我也无法理解,仅供参考。从定义上我理解就是这一种驱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力,象种子都有向上生长的生命力,但需要外在因素去发掘它,让它成为学习动机,这有点像我们经常说“这个孩子没开窍”,不开窍,怎么努力也不见效,一旦开窍了,会发现孩子进步非常快。
(2)自我增强驱力 自我增强驱力反映了一个要求凭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需求日益加剧,这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是一种外部动机。 自我增强驱力,既指获得眼前的学业成绩和名次等,也指未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而将来能获得什么工作,取决于他们的学业成绩。因此自我增强驱力中一个很重要的成分是焦虑——担心因学业失败而失去社会地位和自尊。 对自我增强、社会地位和凭成就获得褒贬的需要,以及对职业的抱负,历来被认为是个性成熟的标志。因此除了鼓励学习内部成机之外,还必需从个性成熟的角度培养孩子的自我增强的动机。 担心学习失败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惩罚——失去地位和自尊,对学生为维持学业成就而长期努力来说是一种必需的动机,仅凭学生的认知驱力和对奖励的期望,还不足以使学生始终为学业付出艰苦的努力。 以为大多数学生无需严格要求便会努力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顺利通过考试,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考试的动机力量在于失败的威胁,而不是成功的希望。因此考试是教师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方式。 “物极必反”过分强调自我增强动机,会使学生以功利为目的学习,一旦得到或失去获得功利的机会,不必一定要学习时,就不再有学习的愿望了。
(3)附属驱力 附属是指学生为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而学习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动机的重要性日趋降低。 这种驱力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也不是为了自我增强,而是指向能博得老师家长或他人褒奖的那类成绩,这类成绩也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地位,但这种地位不是由他的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由别人的认可决定的。所以也是一种外部动机。
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含有以上三种成分,但三种比重是各不相同的,这取决于年龄,性别,个性,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 在儿童早期,附属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寻求的是家长的认可和赞许,在儿童期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来源,到了儿童后期仍和青少年期,不仅附属驱力的强度减弱了,而且开始从获得家长的赞许转向得到同伴的认可。因此与异性组和其它年级学生的学习竞争,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因素。 谈下我对这一段的理解,首先我想到的就是关于择校,我对择校一向是支持的,大方向上是择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在小学前段,一个好老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择老师。在小学高段以至中学,明显感觉就是孩子受同龄人影响很多,所以这时就是择同伴。
以上这些内容理论性强,枯燥,难以理解,我们有个认知即可,我想跟大家讨论的是,我们如何根据这些理论的理解去引导我们的孩子?
很显然,附属驱力是最好理解的,孩子在幼儿园,在小学低龄,培训机构都会遇到一种奖励方法,就是赢得贴画,大家知道,贴画本身是没什么价值的,即使能用贴画换取些小奖品也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但偏偏孩子对这个都很看重。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是附属驱力作用的结果,在儿童早期这个驱力很重要。
但随着年龄增长,如果还停留在附属驱力上面,会发现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少见,比如有的孩子学习是为了老师,为了家长而学习的,我们费尽心思,浑身解数让孩子学习到一定阶段效果越来越弱了,或是换了个老师,少了夸奖赞扬,孩子因此厌倦了某科目的学习。这种情况从引导上,目前要从孩子自我评价认可,鼓励过程,而且主要是学习以外的生活方面去鼓励,反过来促进学习这个方向上来做,家庭环境不一样,形成这样一种典型的附属驱力也不是一日之功。
说到这,我又想说到鼓励与赞扬,这一点之前我分享过详细的关于鼓励与赞扬,赞扬的多半就是增强孩子的附属驱力,所以也容易导致一种结果就是依赖外在支持才努力,而鼓励是向内的,能慢慢增强孩子的内在力量,鼓励很重要,就像植物需要水,我们帮助引导孩子,无非是慢慢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以后他们才有真正的力量去面对学习,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挫折,稳步向前,健康成长。何止是孩子需要鼓励,我们成人亦如此。
Ռ\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