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党哲思想法

陪孩子度过入园适应期(儿童之家篇)

2021-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携家带口女博士in韩国

在韩国,理论上讲,小朋友的最佳入园年龄是三岁,这基于全世界统一的理论依据,最大原因是考虑到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在给予孩子内心安全感上的重要性。但实际上,虽然大家都清楚这套说法,但做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韩国基本上没有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孙子孙女,爸爸们一般不会因为有了孩子对原本的工作产生什么影响,而妈妈们就“损失”惨重了。

大部分韩国妈妈在有了孩子之后事业一蹶不振,很多人糊里糊涂沦为家庭主妇。有的妈妈仍有一颗期盼回归职场的心,但什么时候能重返职场,常常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果是家庭主妇,大部分时间独自一人在家照顾孩子到三岁是一件极度艰辛的事,而想要回归职场的妈妈也必须尽早做出重出江湖的准备。这就促使孩子们早早被送到了幼儿园,小的甚至不到一岁。

之前写的文章里提到过,韩国的幼儿园分为“儿童之家”和“幼稚园”两个阶段。重点说说“儿童之家”,因为这是孩子初次踏入社会的标志,所以也是适应起来最困难的时期。儿童之家是保育机构,而非教育机构,主要目的是照顾孩子,也在玩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常识,入园最低年龄上没有限制,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我们家是在孩子过了两周岁生日后开始着手准备入园的事的。孩子过了两周岁以后,语言表达上基本没有障碍,同时我们考虑到孩子和爸爸妈妈相处了两年时间,是时候让她去交一些同龄的朋友了。再有就是,在家照顾孩子的两年期间,我和孩子爸爸已经基本到达了极限,不能简单地说是体力上的极限,其中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在陪玩儿点子上的枯竭。家里的玩耍条件很有局限性,在家的时间长了,同样的玩具反复玩儿,同样的游戏也在重复进行,孩子难免会感到没有新鲜感。

终于,我们在孩子两岁三个月时,送她去了儿童之家。当时她是班里按照年龄来看入园最晚的一个。

接下来就切入正题说说孩子入园适应期的经历。

韩国的儿童之家,入园有一周到两周的适应期(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应期的长短会有个体差异)。因为孩子都是初次接触社会,今后也要独自面对一个没有爸爸妈妈的环境,所以都会安排一个过渡期让孩子去慢慢适应。

老师在入园前发给我们适应期说明,详细介绍了适应期实施方法和我们要注意的各种事项。

在这一到两周的适应期里,由孩子的家长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一般都是妈妈陪孩子一起上,一是韩国大环境基本上都是妈妈主内,爸爸主外,和出去工作的爸爸们相比,照顾孩子的任务就自然而然的交给了妈妈们负责。二是从幼儿园的角度来看,妈妈进入幼儿园内部对其他孩子的影响(干扰玩耍或带来不安等)比爸爸小。小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本能上会跟男性更有距离感,而对女性更有亲切感。所以这个陪娃适应的任务就落在了我头上,我想也好,刚好可以去探访一下,作为外国人也是好奇满满。

陪孩子入园的适应期正式开始。

第一天我们一起去上了一个小时,主要是我陪着玩儿,陪孩子观察一下内部环境,看看别的孩子怎么玩儿,看看都有什么好玩儿的玩具。一个小时一转眼就过去了,我和孩子跟老师和小朋友们道别,上完了第一天的幼儿园。

第二天加到了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在室内玩儿,第二个小时正逢孩子们室外散步时间,这样我家孩子顺利和小朋友糊里糊涂拉起了小手一起走一走,这个衔接真的佩服了,看到孩子有了一点进步顺利接触到其他小朋友我内心别提多欣慰了。两个小时也很短,我们散完步幼儿园都没回就在外面跟老师和小朋友拜拜然后大手拉小手回家了。

我们大概这样一起上了两三天的样子,看孩子做得还不错,接下来老师让我和孩子一起来幼儿园,玩一会儿以后我先出去在外面等一个小时然后重新回到幼儿园把孩子接走。这样进行了一两天之后,看孩子情绪比较稳定也有了更大的进步,老师告诉我们可以开始独自入园了,但提醒我们根据孩子的情绪,随时会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来接孩子,所以我虽然在家但一直是忐忑待命状态。

起初是从一天独自入园两个小时开始练习的。像这样我们打了好几天酱油以后,终于终于孩子适应到了在幼儿园吃完午饭再回家的阶段。我也终于静静享受了午餐时间,幸福感爆棚。

最后一步,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在幼儿园度过午觉时间再回家。起初失败了两次,孩子只要躺下灯一关就会哭,很影响其他小朋友,老师只好给我们打电话,告知当天午睡失败,为了让孩子没有恐惧感所以叫我们马上来接孩子回家。

再接下来,又有了一点小进步,虽然也是同样不愿意睡觉,但接受和老师去别的房子一起玩等其他小朋友起床,终于宣告完成适应期任务,我和孩子爹当时内心有多高兴到现在都还清晰地记得。

这个适应期听起来很短,但回头想想经历的又是像蜗牛爬行般的非常缓慢前进的一个过程,孩子在一点一点的进步,从陌生到熟悉。

我一直认为这个适应期虽然只是正式上幼儿园的一个准备期,但它却是孩子整个幼儿园阶段最重要的部分。万事开头难,但头开好了,之后就会很轻松愉快。

回想我小的时候,两岁半入园,第一天就被送进一个陌生的环境一整天,当时该有多无助。

老师们的耐心和等待,本质上都基于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注重,也是对孩子本人的最大尊重。整个适应期让人感动,感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