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草
可能是假期睡的迟,也可能这几天夜宵吃了辣,反正就上火了,喉咙生疼生疼的。
早上同妈妈打电话,电话那头的妈妈听出我声音的异常,便追问原因。我想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讲了也不至于引起恐慌,便如实讲了。
妈妈让我下午回去一趟,说家里有晒干的车前草,让我拿回来煮水喝,说喝上两大碗,喉咙就不痛了,包好。妈妈说的极自信,我当然是深信不疑的,因为我从小到大,每次一上火,妈妈就是煮车前草的茶水来给我降火,效果是极好的。但是吧,喝多了也会胃寒,会有烧心之状。
车前草在我们家乡是一个经常入药的东西。车前草可以去火利小便,这是很多农民都知道的。
在农村,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会种一些车前草,它的繁殖能力极强。车前草的样子极有趣,叶贴地而长,叶形甚似卵形,有极长的柄,在自由伸向四面的叶丛中央抽出细长的花梗。顶端有穗形花序直立着。等到结穗时,风一吹,其籽便掉落于地,不久就会大量繁殖起来。
车前草除了晒干煮水喝外,也可以捣汁喝。将鲜摘的车前草洗净置于碗或盘里,用刀柄或洗净的木棍将其捣碎成汁。刚捣碎的车前草汁里伴着草渣,浓绿稠状,需用纱布将其过滤掉草渣,剩下的汁便可直接喝了。这样的车前草汁下火的效果比车前草干煮水要好。但是车前草汁喝起来有一股浓郁的涩味,比较冲鼻。我是喝不大来的,一喝就会反胃恶心,有一次刚喝进去就全部吐出来了。
这事以后,妈妈平时都会晒很多车前草干,装在密封袋中,以备不时之需。
说起车前草,我记得汪曾祺先生在他的《人间小暖》中提到了一个关于车前草的故事,读来极引人发笑,同时又引人深思。
据说张家口的山西梆子剧团有一个唱红(老生)的演员,经常在几县的堡(镇)里演唱。但是他不受欢迎,农民给他起了个外号“车前子”。怎么给他起了这么个外号呢?因为他一出台,农民观众即纷纷起身上厕所。这位“红”利小便。
这位唱“红”的唱的起劲,观众就大声喊叫:“快去,快,赶紧拿咸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农民们吃白薯吃的太多了,烧心反胃,嚼一块咸菜就好了。这位演员的嗓音叫人听起来烧心。
农民有时候是很幽默的!
汪曾祺先生在文章的最后说,搞艺术的人千万不能当“车前子”,不能叫人烧心反胃。就当时情况而言,这话是没有毛病的。
但是就车前草而言,喝多了它虽烧心反胃,但是也治好了上火咳嗽嘛。看事物还是要辩证,要一分为二为三,要多角度去思考,万不可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