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灰黄的荒原上秋风吹卷枯草,残留的夕阳将天边染红,一行秋雁悲鸣南行,秋雁下荒原上是鲜血染红的枯草,枯草旁是战死的男人。
尸体横七竖八的躺着,这些都是忠于那个男人的将士,当初他们喊着杀声攻入了自己的家乡,这次又喊着杀生死在了自己的故乡。
女人已经累得气喘吁吁,身上华美的服饰的被撕得不成形状,可是她不能停,她只能一边回看是否有追兵,一边一路狂奔。
无边无际的荒原上,鲜血染红的枯草里,一具具战死异国的尸体,一个衣衫褴褛,面容精致的女人像受伤的麋鹿一样,不停地狂奔。
太阳一点一点下坠,晚霞一点一点消融,青紫色的夜幕一点一点的笼罩这片荒原,秋雁不知所踪,乌鸦与枭鹰啼叫声此起彼伏,女人终于跑不动了,她抽泣着呜咽着躲在一丛枯草下,动也不敢动,生怕惊动她面前啃食尸体的乌鸦。
咚!咚!咚!战鼓声又一次响起!
“杀呀!”振聋发聩的喊杀声四面而起,跑步声,战马声,刀剑相撞声,刀剑刺入身体声,战马哀鸣声,伤员哀嚎声,呼救声·······声音此起彼伏,女人吓得惊声尖叫,面前的乌鸦扇了扇翅膀,却没有动,只是一边啃食尸体,一边警觉地看着女人。
青紫的夜空被东升的残月的照耀出灰蓝的颜色,白日里绚烂的云霞也变得灰蒙蒙的,寂静的荒原上一名书生一路狂奔,他看着这尸横遍野的景象,发出了狼啸般大的哀鸣。
“啊——”他走遍各国,却无处安身,此时的他已经是身心疲惫,可是他独自一人,又能去哪里呢?
“公子。”女人如鬼魅般出现在月色之下,精致的脸庞和褴褛的衣衫显出她的滑稽模样。
“公子可知褒国?”女人轻施一礼,款款屈膝,言罢秋水含媚,望向书生。
“你是?褒姒?”书生若雷击般看着面前的女人。
“君子是何方人士?”褒姒警觉地往后退了两步,与书生拉开了距离。
“吾乃罪人,因为得罪乡党,一路奔逃,路过镐京,听闻褒姒王后为犬戎所掳。”书生虽然身形消瘦,但是身姿挺拔,不像是穷凶之人。褒姒放下戒备,又行了一礼,说:“贱妾趁乱奔逃,求君子搭救,送吾前往褒国,寻求母族庇佑。”褒姒钗环凌乱,衣衫褴褛,书生见状有些不忍,脱下上衣递给女人,答应说:“承蒙王后不弃,罪人愿护王后前行,夜深露重,王后可穿此衣,暂蔽贵体。”褒姒望向血迹斑斑的衣服,终究还是没有接下。
“君子不若寻一武器,妾身方才听见两军交战,需有一武器方可防身。”褒姒看向书生说道。
“王后不知,此次一战,西周已经覆灭了。犬戎挟财宝美人已经退去,此处再无战争了。王后可以放心歇息,明日一早启程。”书生垂手作揖,恭敬作答。
“西周——覆灭了?”褒姒呢喃重复道。
“是,西周覆灭了!”书生一字一句地回复道。
“可是我方才听见了战鼓声······”褒姒惊恐地四处张望,可是这荒原上,除了尸体与鸟,剩下的就只有她与书生。
“王后现在还能听见战鼓声吗?”书生心中虽然诧异,但是仍旧面不改色。
“先生可见战马?”褒姒一边问一边后退,好像书生身后有千军万马朝她杀将过来。
“王后!“书生看见褒姒一路狂奔,书生也一路狂奔,惊起了乌鸦枭鹰无数,一时间,清冷的月光下,褒姒一路哭,一路回头,一路狂奔,书生一路追,却怎么也追不上,乌鸦和枭鹰被惊得四下飞窜,枯草被撞击的沙沙作响。
不知道哪里响起了歌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
不知道褒姒是否是天生神力,抑或是书生体力不支,一路狂奔也只能看见褒姒凌乱的衣裙和散乱的头发背影,听见她一路惊恐尖叫的声音,却是怎么也追不上她。书生一路颠沛流离,实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找到一个草丛放倒枯草,躺下歇息。
“等天亮了再去找她吧。夜里狂奔实在是不智。”书生心里想着,但是心里又实在是不安,他躺在枯草上许久,终于喘过气了,又猛然起身,还是决定去找一下褒姒——毕竟他是答应了带她去褒国的。
月色之下,荒原景色实在是吓人,乌鸦和枭鹰旁若无人的啃食尸体,战后数天鲜血染红的泥土还未干涸,踩在脚下是一脚的粘腻,书生看着赤裸的尸身的将士,只觉得悲从中来。
书生借着枯草铺路,一路前行,奇怪的是怎么也没有找到褒姒奔跑的痕迹,大约是战乱,尸首又多,所以痕迹难寻。
月上中天,连枭鹰与乌鸦也歇息了,书生夜里行路,一身热汗又被夜风吹透,浑身湿冷,很不舒服。
“君子有大义。”
书生一惊,猛然回头,发现褒姒竟然就在身后。
“王后何以在此?”书生惊恐地问道。
“战鼓声停,我便蜷于草边,见君子寻我,所以出声现形。”褒姒真诚地回答道。
“先生,我们还是走出这片荒原吧!”褒姒又提议道。
“何故?”书生问道。
“此处历经征战,夜幕落下后,妾身耳边便是战鼓不歇,哀鸣不止。宫中大臣内人,皆以妾身为亡国之祸,妾身听见战马声,士兵哀嚎声,心中惶恐,生怕厉鬼索命。”褒姒如泣如诉,身如抖糠,叫书生看了心有不忍,只好答应下来。
月色下,书生与褒姒一前一后,相伴而行。
“先生贵姓?”褒姒问。
“小民乃孟氏族人。”书生答。
“先生何罪出逃?”褒姒又问。
书生面露悲戚,说道:“街上游人斗勇, 吾与家母趁夜收尸,却不巧遇到乡人,称吾母子夜行收尸,图谋不轨,强行定罪,母亲与之争辩,推搡间死于奴仆刀下,我一时奋起,持农具杀三人,不成想阴影处竟藏有一女子,尖声呼叫,吾恐背罪,是以趁夜出逃,过镐京,行至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