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好书读书•写作•遇见读书·精进·自律

《孤独修心课》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2021-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钰晨成长手记

书中提到人们会因为感到孤独而变得从众,同时从众也会让人越发感到孤独,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两个相互矛盾的点。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个别建议,我个人是不太赞同的,比如去酒馆的吧台前为自己寻找一个暂时的避风港。

看书还是要把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融入进去,才会汲取到真正对自己有益的知识点或信息。

作者的出发点其实是希望读者都能勇敢地面对那些曾经让你感到孤独的时刻,甚至是能够坦然地去感受或享受独处的时光。

因此,我在文中只是引入了一些我个人受到启发的观点。

① 停止从众

盲目的从众心理,让人们失去了对自我价值的判断,逐渐忽视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重视的人和物。而持续从众,就会使人感到心力交瘁,觉得没有人懂“自己”。

可是这个状况却是因自己而起,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会让他人更好地了解、甚至是理解你。而那些从不表达自我想法的人们,将会持续陷在孤独的感受中,因为他人没有了解他们的机会。

因此,这里需要引出作者的一个观点,即“从众带来不幸”。

从本质上来看,人人都有孤独的时刻,只是这个感受出现的频次和持续的时长会有所不同而已。所以没有必要把孤独看得特别可怕。

既然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感到孤独,那么人们也就无需去强化或放大自己所感受到的那份孤独了,不是吗?

② 利用独处的时间来思考,刚刚好

一旦孤独感被人们放大,他们就很容易把“合群”当作一个目标去实现。于是就会衍生出一些并非自己本意的行为。

事实上,许多天才都在经历着独自一人的漫长时刻,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等。然而他们的内心却非常坚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现实生活中,人人常常会忽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去跟随他人的意愿,于是为了获得和他人为伍的资格而不惜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的做法一定会带来委屈和压抑。

那些一味追求合群的人们总是希望和他人产生一些共鸣,但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我个人是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的。通常我的时间都会拿来记日记、看书及思考。

独处的时间用来思考,再适合不过了。我记得《乌合之众》中貌似提到过个体在群体中的智商会下降。

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人一多,观点就会混杂,每个人都需要构建自己的社交形象,于是你就很难把一件事情构思及表达完整。而当人们独处时,就不会有这种烦恼。

③ 在阅读中提升认知

作者认为独处是培养独立思考习惯的大好机会,可是思考的前提是,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以及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那么最快的获取途径就是看书了。

持续阅读,就是在求知,能够做到持续求知的人,在主观上是渴望对自我进行探索的,他们在心态上也会更加积极和谦卑。

我们读过的书就是我们走过的路,同时呢,在你读过的每一本书中你所产生的思考也在引导着你的未来。

书中的观点及思想也会相互关联。很多人说读书太多就会被书中的观点左右。可是不读书的人在被谁的观点左右呢?放眼望去,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有几个是从不读书的呢?

人们需要能够支撑自己独立思考的工具和依据,所以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打造自己的认知体系和知识结构,再去学以致用,把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思考、决策和行动中去,我们也就实现了“成为自己”这个目标。

④ 寻找有效的人际关系

当你完全了解和理解自己的一系列思维和行为之后,你便会明确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接下来可能会做些什么等等,于是你也就能顺理成章地挖掘到自己的社交需求。

作者认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而言,一个人只有在他人的点化下才能真正认清自己。

所以去结交一些能对你袒露真心话的朋友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你身边有人愿意拿出时间来倾听你的感受时,不论你的经历是好是坏,你都不会过于惶恐,因为你知道你背后有强大的情感支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如果你一时之间找不到人倾诉,写日记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很多有抑郁倾向的患者都成功地在书写中以全新的视角开始审视自己的经历,并最终成为小有名气的作家。

因此,我的建议是,不要因为急于找人倾诉而去“抓壮丁”,如果你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那么就尝试在日记里用他人的视角来重新了解一下自己吧。

⑤ 学会适当地去依赖他人

人都需要社会感,在构建社会感的同时,自然就会有需要和被需要的双重需求。如果你提出的需求刚好能满足对方“被需要”的感受,那么对方也会在帮助你的同时找到存在感。

不过这种需求需要恰到好处,而不是一开口就会给他人造成心理负担的那种,这个尺度并不好拿捏。

不过完全不需要依赖他人的人,也会丧失很多社交机会。了解和理解都是在反复沟通中建立的,如果你从不在社交上花费时间或是过度独立,从不肯提出自己的需求,那么他人也会跟着你的节奏把沟通频率降下来。

有时候我们能依赖的不只是人,还有物,比如书籍。“越是善于与孤独为友的人,其可依赖的人或物也就越多。”

对我来说,我的挚友不多,但是我可依赖的书籍却非常多,或者说,我依赖某些作者的经历,也依赖另一些作者的思想。对于我喜欢的作者,我恨不得把他们写得所有的书都看完。

适当地对人和物产生依赖,会让人更加心安。

⑥ 允许他人和自己的思想不同

由于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面对同一件事,人们一定会有不同的认识、思考和反应。其实成年人能够接受他人和自己的想法不同,有一部分原因也来自父母对他们的引导和教化。

然而即便是这样,孩子也有权利和自由成长为和父母完全不同的人。

对于父母而言,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样的。不论曾经的你身上有多少父母的影子,你都有权利成为自己。

允许“你”就是你自己,也允许他人就是他们自己,这才是维护健康人际关系的核心价值观。

⑦ 敢于暴露弱点

真正自信的人都非常明确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所以他们不会放大自己的不足。因此,他们身上也会具备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质,那就是敢于暴露自己的弱点。

人都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但是负面情绪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不会被接纳的。于是就有了逃避负面情绪的一些行为随之而来。

其实同时拥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人,才更真实、可靠。

有时,人们过度关注他人和自己的社交形象,会使得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越是这样想,就越是无法示弱,最终就会一头栽到完美主义的陷阱中,希望自己展现出来的每个侧面都是经得起打量和推敲的。

其实这样做只会加重人们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因为时刻都在呈现着完美形象的目标是根本就无法实现的。

社交形象都是浮于表面的,真正能考验人社交能力的一点,则是你是否具备与他人促膝长谈的思想和认知水平。单纯靠外在上呈现出来的社交形象去判断一个人的优势和价值,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准确的。

所以别去过度追求社交形象,而是接纳自己真实的内在,并敢于把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这样你的整体形象才是更加立体和完整的。

⑧ 学会向专业人士求助

作者本人是个行医30多年的精神科医生,他分析了日本和欧美对待心理咨询方面的不同态度。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体会,在中国也是一样的状况,很多成年人都无法面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一些状况这个客观事实,似乎被称为患者是件很丢脸的事。

实际上,当人们自己能够对自己进行自我疏导时,自然没必要去看心理医生;可是现实是大量的人既无法自我疏导,也没有向他人求助的意愿,更多的人总是顽固地认为心理上的问题就不该是个需要去看医生才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把心理积压已久的问题和事件统统表达清楚,这一步本身就是治疗的步骤之一。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其实人们真正缺乏的是面对事实的勇气和决心。

而在心理医生面前,你不必考虑人你的际关系以及自己的社交形象会受到哪些评价和影响,只是单纯地找回面对事实的勇气,你就会越来明确曾被你忽视和逃避的情绪及感受来源。

也就是说在心理咨询中,人们能够逐渐发展出客观看待自己的视角。

这一章是全书的最后一个章节,也是孤独者修心的最后一步。可见,对自己有足够清晰的认知,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最后,也希望朋友们都能通过学习建立起客观看待自己的那个视角,不忽视自己的重要性、不逃避需要面对的问题、不放大自己和他人身上的过失、也不会因过度追求社交形象而失去真实的自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