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宿怨不是源于憎恨,而是求而不得的痛苦

2017-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IrisLaw

     继Glee,美恐和美最之后,我的RM(Ryan Murphy)大神再推出了新的神作《宿敌》。实不相瞒,我最初看到琼·克劳馥和贝蒂·戴维斯这对60年代的黑白片撕逼姐妹花,还是暗暗为RM捏一把汗:这样年代久远的故事,能在如今满屏充斥着年轻荷尔蒙,吸血鬼和超级英雄齐飞中站稳阵脚吗?结果4集下来,欲罢不能!

图中Bette和Joan的对手戏是由同为影后的Susan和Jessica扮演

我们在了解这个由真实故事改编的好莱坞最大(令整个华纳后院起火)和最长(持续30年,直到Joan在77年病逝)的Catfight之前,大家先观赏一下电影中充满火药味的细节:

现实中的“抢凳子”,以左为尊,占不到位置的Joan也要站在左边压倒对方 电影中妹妹给姐姐端上一只死老鼠作为晚餐,露出了孩童在恶作剧后的大笑

不仅在《兰闺惊变》中的火药味,现实中两位也在互相开炮。

Joan对老冤家的评价:Resent(怨恨)

贝蒂曾经评论说:“为什么我这么擅长扮演荡妇呢?这是因为我本人并非荡妇,我想这也就是克劳馥小姐总扮演淑女的原因。”贝蒂去世时,贝蒂说:“你不该说死人的坏话,只该说好的。琼·克劳馥已经死了,好。”“如果她在天堂,那我宁可不去。”

为什么两位好莱坞的影后的积怨如此深厚呢?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以不成熟的观点去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两位的出身:琼和贝蒂都缺少父爱。琼16岁时还搞不清楚母亲的三个男人中哪一个才是亲生父亲(这点令我想起《妈妈咪呀》);贝蒂的父亲则在她10岁时离家。父权的缺失使这两个女孩在长大后变得张狂,从来不压抑自己的贪婪和欲望,也敢于挑战从老板、导演到丈夫的一切男性权威,这样的风范在标榜传统美德的好莱坞的确少见。也难怪两个凶悍的女明星如此名留青史。

这幅图不仅揭露了好莱坞对女演员的控制,也透露了两位看似刚强的职业女性在男权下的心理状况

        但不同的是两位母亲:贝蒂的母亲非常支持女儿的事业,甚至居家搬去了纽约。贝蒂从小接受了系统的戏剧学高等教育,到死都有一种优越感。当事业面对低谷的时候,她都是采取一种斗士的心态。例如在第四集中bette说“This town has always been a boys club and they are not polite,they are not going to hold the door for me.I'm gonna kick it open,like I always have (好莱坞一向是男人天下,而他们都不是绅士,他们不愿意为我开门,那我就把门踢开,我一贯如是)”。精湛的演技源于她愿意挑战各类角色,霸气的言行也令看脸的好莱坞对这个双科影后侧目。对于这位影后来说,她的心理台词是女人的价值在于她的事业贡献而不是容貌(她也没有这个先天资本),只要把自己磨练到极致,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同。在贝蒂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自强自立,但是不善言辞的女强人母亲形象。

        对于用美貌和手段上位的琼,贝蒂心中肯定是充满不屑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其实琼的优点正是贝蒂的缺点:1.无姿色可言,所以每次拍照前,她都跟摄影师商量最好的角度。2.性格刻薄,和男明星间实在缺乏风流韵事,大家只能讨论她的演技而不是绯闻。如果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主义,他们可能不会有冲突。但是以充满竞争,自由经济背景的好莱坞,他人即地狱!”没有了镜子,人就只能把他人当作镜子,从他人那里寻求自我存在的证据,通过他人的目光来认识自我“,所以毒舌王后对于风流天后肯定不会嘴下留情的。

Susan姐姐演出了Bette的霸气和泼辣 贝蒂女王驾到!

        琼的母亲一直周旋于3个男人当中,甚至在12岁就把女儿送到寄宿学校,后来琼在16岁加入了歌舞团。幼年的琼通过观察母亲跟情人的互动和早年百老汇五光十色的生活,让她懂得了必须利用美貌和魅力去打开机会。她游走在潜规则中,让自己成为闪光灯下的焦点,但同时内心也是躁动不安的。例如在《欲海情魔》当年奥斯卡的颁奖典礼,她因为紧张的不敢参加装病躺在床上摆拍(像不像小时候考试前希望自己发烧)。因为担心被贝蒂挖墙脚匆匆地跟法兰奇汤恩结婚,有在第二年草草离婚,抱怨“贝蒂应该为我这段失败婚姻负责”。她渴望别人的亲近,但是不懂得如何维系一段稳定的情感,这也是她不断地收养孩子但是跟孩子关系疏远的主因。

兰姨把琼的魅力和脆弱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琼最大的心锚是求关注,内心隐藏着深深的不安全感

       对于琼而言,最大的心结在于得不到外界对她作为演员的尊重和认可。在接二连三对贝蒂出招,在这种伤敌一千,损己五百的行为背后,其实隐藏着深深地渴望,渴望得到贝蒂为代表的演技派的刮目相看,渴望大众不在将她定义为花瓶,这种孤独感一直围绕着光芒四射的她。所以当贝蒂说“When you are good Joan,god damn it,you are good!(当你演得好的时候,你真的很厉害!)”,我们可以看到琼露出了小女生的羞涩,甚至是喜极而泣。而在花瓶之王的梦露上台领奖时,她又有露出了贝蒂般的轻蔑。因为这种心理的投射就像跷跷板,当你自以为荣的优点被人占据时,你也只能在底下窃笑,并暗自希望把对方也弄下来。

相生相杀,我得不到的,就来个鱼死网破 琼姐姐难道忘了20年前,你也是一个“梦露”吗?

       从剧集的角度分析,《宿敌》能成为神剧,并能深深地吸引我的有两点因素:共鸣感和女性的觉醒,

       首先从共鸣感去看,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有面对宿敌的经历,但是相信每个人都会经历求而不得的痛苦。当参加同学聚会的时谈到别人比自己高几倍的工资时会羡慕;当看到朋友圈各种炫包炫游炫美食会眼红;当看到别人在秀恩爱的时候会嫉妒。但这种求而不得,周而复此的西西弗斯式痛苦中其实蕴含力量,可以趋向毁灭,也可以是重生,这两种心态其实就是因还是果。例如同样在面对电影成功,贝蒂和琼都发现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女演员,跟之前的待遇还是一样的。琼觉得非常失望,把自己都泡在酒中,拒绝电影的宣传,认为“酗酒和寂寞是成为明星的双重诅咒”。当贝蒂处于同样的情况,她马上登报求职(当年登报的其实比较多是蓝领工人),参加全国的宣传造势,因为她知道这样的机会可能之后再也不会出现了。所以同样求而不得的痛苦,我们与其不断地逃避,不如向贝蒂姐姐学习,问自己为什么会觉得痛苦?想要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可以靠自己达到?当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时,kick the door open!

        最后关于女性的觉醒,我觉得最值得思考的是女性价值观的定位和探索。作为一个30岁之后就被戏称“中年妇女”的社会,我们因为问这几个问题:

1.为什么30岁是中年?难道是暗示你的人生轨迹只能预算到60岁吗?60-80岁的你期待有怎样的生活?

2.两个50多岁的女星在事业巅峰之后的下坡路还在从头开始奋斗,为什么你会觉得年纪大了就不可能呢?

3.在这个男权主导的社会,我们作为女人的独特性和优势是什么呢?我可以为社会带来什么贡献和价值呢?

60年代的对女人分类,看看自己是不是还停留在这些标签中

     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找到属于自己的回答,便是这看这部戏或者这篇文章最大的收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