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国学与传统文化

翻手伏尸百万,覆手万家生财:关公祭日谈谈关二爷的香火成神之路

2018-06-27  本文已影响49人  浩然文史

在民间传说中,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三,是武圣人关二爷的祭日。关于选定这一天为祭日的原因,说法很多,有说这一天是二爷的生日的,也有说这是二爷单刀赴会的日子的,还有说这一天是二爷磨刀斩小妖的日子,种种传说不一而足。明天(6月26日)就是今年的五月十三了。

关于关二爷呢,托各种影视文学作品的福,大家肯定是非常熟悉的了。当然,关于历史上的真实的关二爷,经过易中天等老师的科普,很多朋友也是比较熟悉的了。关二爷名羽,字云长,是蜀汉昭烈皇帝账下大将。他与昭烈皇帝刘备一同起于微末,情同兄弟,也立下了不少战功。不过相比于后世的演义小说,历史上的关二爷并没有那么高的地位,只是蜀汉顶级将领里面的一员而已。然而在后世,关二爷经过官方多次的“神道设教”以及民间的“自我加持”,逐渐由一介凡夫武将成为上飨国祭下祐万民的“真神”。其主要的神格有两个,一为武神,二为财神,可谓是翻手伏尸百万,覆手万家生财。那么,关二爷是如何走上这条香火成神之路的呢?这其中又经历了哪些曲折的过程?今天就请各位听咱慢慢道来。

一、关二爷的武神之路

从目前的材料看,关羽的形象脱离凡人层面最早的记载大约是在其死后几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都知道,关羽是在荆州战死的,而且死得比较凄惨。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荆州一代,还留有一些楚文化遗存的厉鬼崇拜,所以关羽最早的“超凡”形象或传说,便表现为这样一种厉鬼的凶恶形象。

这一形象的变化大致发生在唐代。唐朝初年,天台宗有一位叫智顗的和尚在荆楚一带传教,他利用当地民间已有的关羽厉鬼化的传说,编造了一个“玉泉山显圣”以及“点化关羽父子”的故事,将关羽烘托成宗教保护神的形象。这是宗教对关二爷成神之路的第一次干涉。再之后北禅宗的创始人神秀和尚更是授予了关羽“护法伽蓝神”的佛教神职,这也是关羽第一次得到“神”的称号。同样是在唐代,关羽开始配飨武成王庙,也就是开始享受国家祭祀了。不过这个时候关羽在武成王庙中的排名比较靠后,不过即便如此,获得国家权力的认可,在承载宗法礼仪的宗庙中享受配飨地位,已然开启了关羽神化的门户。

湖北当阳玉泉山关庙,被认为是关公成神的开始

到了宋元时期,关羽继续位列宗庙享受着国家的配飨,而且越来越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受到多次敕封与赏赐庙额。从宋徽宗开始一直到孝宗,关羽正式被封以王号,其称号也累次叠加,最后定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可见统治阶级对他的褒奖,同时也可以看出“义”和“勇”已经正式成为在官方意识形态中关羽的主要特点。而到了元代,关羽在统治者不断的加封下在祭祀中的地位也是节节攀升。尤其是到了元末至正年间的册封中,元朝统治者甚至加给了关羽长达88个字的封号(至正十三年《关庙诏》),其中除了传统的义、勇、武安王等内容,甚至加入了“护国真君”的称号。

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朝廷对关羽的封敕达到顶峰,关羽也正是确立了“武圣”的地位。明朝的皇帝曾经先后五次加封关羽,万历十四年关羽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的地位已经确定无疑。清朝更是穷尽溢美之词,先后十三次加封关羽,最多的有“忠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共26字,神格已攀升到很高的高度。同时,随着官方在全国各地广泛设立关庙以及伴随民间文艺作品传播而形成的自发祭祀,使得关羽的崇拜正式具备了宗教形态。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关羽获得了与孔子并列的地位,“社稷山川而外唯先师孔子及关圣大帝为然”,被称为“武圣人”。

关二爷夜读春秋

当然,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官方对关羽的态度也有过短暂的反复。比如北宋赵匡胤靠篡位上台,对关羽代表的忠于蜀汉正统的形象就非常不满,关羽一度被赶出武庙,甚至他还把曹操请了进来。而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关羽的勇武形象也为明太祖不喜,认为百姓崇拜武人不利于其统治,曾一度禁止民间的关羽崇拜。但这些都是漫长历史过程中的小反复,取代不了关羽逐渐被官方认可的总趋势。

与官方“神道设教”过程中对关羽的不断肯定相伴,自宋代以后,随着以关羽为主题的各种话本、小说、戏剧的大量出现,关羽在民间的声望和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来自民间自发祭祀的香火也是越来越旺盛了。这种民间自发的崇拜和传播,与官方的正式敕封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官方的敕封确立了关羽的神格的主要特质,如忠、勇等等,可以说是塑造了关羽神格的骨架。而民间的传播与信仰则赋予了关羽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其神格形象更加的生动和丰满。关二爷的“武神”神格,就是在这种官民互动的过程中,历时千年逐渐形成的。

遍布各地的关帝庙

二、关二爷的财神之路

中国古代的财神信仰,应该算是古代神灵信仰中体系最复杂的信仰之一了。像文财神有比干、范蠡,武财神有赵公明、关二爷,此外还有各路“偏财神”,像五路财神、五显五通、华光大帝等,另外像灶王爷等神灵也承担了一部分财神的功能。

文财神比干

在这些各路财神中,关二爷被当做财神的时间并不太长,大概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关于关财神信仰的来源,有很多相关的传说。比如在民间话本小说中流行的关羽“挂印封金”的故事,便构建了一个武将与财富的隐约关联。又如民间传说中有关羽擅长记账的传说,认为关羽曾发明《日清簿》,涵盖原、收、出、存四项,为后世广泛沿用,故有“记账祖师爷”之称。抛开这些传说,相对正式的关羽关财神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徐道的《历代神仙通鉴》,其中有关公具备“招财进宝和保佑商贾”职能的记载。

关公的财神形象

而对关财神的信仰的来源,我们还是要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的信仰需求入手来考虑。大家都知道,明清时期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末期,商品经济相较之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产生了一些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整个社会对于财富的欲望必然是愈发膨胀的。而赚钱这种事是有着莫大的偶然性的。即便是今天,人们已经能够认识到商业活动中的一些规律,依然会对其中蕴含的“运势”有某种神秘主义的期待。更何况在古代社会那种普遍存在神灵信仰的环境下呢。没钱的人想要赚钱,有钱的想保护财富或赚的更多,这种心理实际上是财神信仰产生的基础,关财神的产生也不例外。

但是,相比于其他各路财神,关二爷无疑是具备着某些优势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公作为受到历朝历代官方持续的封敕与褒奖的神灵,甚至最后被抬到与孔子并列的“武圣”的地位,这种官方的认可实际上在民间产生了莫大的“威势”。同时,关公的信仰在民间有着长时间的传播过程,并通过各种民间的文艺作品加以巩固和扩散,这使得关财神的产生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最后,关羽的“武神”神格中的某些特质,也特别符合人们对财神的功能性需要:其强大的武力可以为财富的所有者提供保障;关于其挂印封金和记账方面的才能使其具备了财神的“技术能力”;其忠义的性格满足了人们对义利问题的商业伦理要求;等等。这种种的特质,简直是一个完美的财神形象啊!

同时,在关财神信仰传播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群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那就是晋商。上述关公的神格特质满足了商人对财神的所有功能性需求,但作为晋商团体来说,还有一点更为特别,那就是同乡的情谊。毕竟据史载,关羽是山西人么。所以在明清时期的关财神信仰中,晋商的群体是最为积极的,其许多祭祀关财神的仪式和习俗,甚至留存到了今天。

好了,关于关二爷的香火成神路,今天就跟大家说道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参考文献:

1、庞阳:《论“关财神”崇拜的宗教内涵与民俗习尚》,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2、朱海滨:《国家武神关羽明初兴起考——从姜子牙到关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

3、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传播与接受》,《南开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