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随想(三周打卡1)
2017-06-02 本文已影响12人
瞌_睡_虫
童
儿童节看到朋友圈分享的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想起自己的偷把长竿的少年时光,忍不住一阵开心。
80后的成年孩子,记忆里有多少关于少年的撒野和任性?
我小时候在一个小山城长大,关于年少时最有趣的回忆,都与偷食物、搞破坏和各种匪夷所思的危险动作有关。
山脚下不知谁家地里的玉米红薯,偷来,挖个坑去烤。草地里不知谁家鸭子下的蛋,捡走,搭个小灶偷根蜡烛去煮。水沟边捞小鱼小虾回去让父母炸了吃。河滩里翻开圆圆的卵石捡一颗颗小小的苦螺,小小的孩子差点掉河里被冲走。一个破旧空关的屋子被顽童们当做鬼屋去探险。招待所锁着的房间翻窗进去过家家,沙发挪到东来挪到西。墙角一个破烂的木头框框,假装是电视机,几个娃娃排起剧本,真把自己想成上台面的大演员。几片有斑点的树叶,大大小小的姐姐妹妹们坚信是可以长成葫芦娃的神器,摘来藏在一个神秘的地方一天看三次。大路不走偏偏冒着生命危险攀岩一样爬一堵高高的石头墙去学校,说是可以省时间,嗯,大概也就5分钟的样子吧。
这个最简单的状态,看到好吃的吃,看到好玩的玩,无法无天,不拘不束。不正类似于木心所说的像动物一样自由吗?
现在大棚里采草莓农家乐和绑着安全绳的勇敢者道路,和我们的欢乐来比起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大概因为这是一种不被安排,没有成人掺合的乐趣,所以特别放松和自由吧。
等到长大,道德的判断扑面而来,因果的考虑时时在心,做什么都需要先想一想是否符合公序良俗。许许多多简单的行动,也要经历付钱的步骤,连徒步郊游也要先抱个团付个钱才觉安心,便失了这自由的乐趣。
人间已多牢笼,难得放纵是对自己最大的犒赏,尽量心怀单纯地对待人事,也能得到更多解脱。
不管经历多少苦乐,愿你内心也有一个自由的小孩。
儿童看待人生的这种特殊态度,叫做“绝缘”。即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所见的便是事物的“本相”,而非交织利害与智谋的世间因果之网。
——by 丰子恺《活着本来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