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关联‖《建议》61

2024-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要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就要找出来那些需要深刻记忆和牢固保持的东西,而且理科文科各有不同。

《建议》61节“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结束部分,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

比如小学二年级已经开始学习的乘法表,如果孩子们不能熟练的掌握,把这一类必要范围内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则培养孩子们创造性思维就无从谈起。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分工又合作——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的、创造性的、探索性思维的人;

教师则需聚焦于造就学生的机体和精神世界,关心孩子大脑的发育和强壮,使大脑这一面反映世界的镜子经常保持清晰和易感。因为大脑跟肌肉一样,需要劳动和紧张才能得以成长和发展。

乍一听有点高大上,细思量才明白,教师侧重于具象和细节,学校则是大方向的引领和创新型的带动。

苏霍姆林斯基以应用题为例来进行详细剖析。

应用题小学阶段不少孩子数学学习的拦路虎,包括我这样的文科生回头再看当年的应用题,甚至辅导孩子的学习时依然有畏难情绪,到底当年学习应用题时的bug在哪里?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要善于开发校本课程乃至班本课程来训练孩子聪颖机敏的能力。

其实,不少应用题都是从周围世界的事物、对象和现象本身中提炼、概括出来的。

解答应用题,其实就是教会孩子用抽象概念来进行思维。

因为通往抽象的道路只有经过深刻的理解具体事物才能到达。而解答那些取材于周围世界的应用题,最容易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助力他们学会思考。

在这样的真正沉浸式的思考中,孩子们才能才能好像在自己去发现定义这种发现的乐趣是一个强有力的情绪刺激点。

举个例子,“狼、羊、白菜,三样物品怎样才能有效安全的运达河对岸?”

这一类“迷宫或者叫谜语类”应用题当年肯定都激发过数学逻辑思维超强孩子的兴趣点,相应的也让不少不擅长数学的学生头疼不已。

这类应用题是训练孩子智力极好的手段,需要孩子们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能往前预设2~4步。

我就不擅长做这类的题,缺乏这样的能力呀。

像平时娱乐时间打牌的游戏我一般敬而远之,因为我知道有超强对手能依据我出的两三张牌,推算出我手中还有什么牌,感觉自己在人家眼前像裸奔一样,特不自信、特尴尬。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这个领域能力暂时缺失的孩子来说,首先应当教会他们用思维的“视线”同时把握住好几样事物、现象或事件,理解其内部联系,再通过深入的认识事物的实质和内在规律,逐渐转移到似乎从远处、离开一段距离来看的一系列事物上。

这就是学着从具体东西中解脱出来、学会抽象的毕竟阶段。

看来,当年“从具象到抽象”的关键期或者说是敏感期我“不及格”,我的思维总会在某一瞬间突然中断,或者在某个瞬间没办法既把握住眼前看到的,又没办法“回放”出即刻之前呈现过的东西……

怪不得,我的思考能力差——把几个事物或现象关联到一起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难。

原来如此!

即刻关联的能力如此重要!

我却生生缺课这么多年!想要补回来,却是难上加难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