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青春岁月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

大学,不是一座安逸的象牙塔,而是一座等待我们去挖掘的宝藏库

2019-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芃芃女孩
图片来源:堆糖网

1.

可能是冬天的缘故,校园里送外卖的电动车较之以往多了一倍。

宿舍楼下的桌子上摆满了大大小小不同的食物,有肯德基、麦当劳、咖啡、甜点、水果。

甚至有些食堂的的饭菜都提供外卖服务,我们学校最近还开了一个肯德基店。

可以说,在这个大冬天,不用出校门,基本上想吃什么待在宿舍动动手指头都可以送上门。

我习惯早上起来去图书馆学习,如果没有课,就一整天待在里面。

图书馆一整天都开暖气空调,每次进去,我都会先将外套脱下,然后坐下来一个人看书阅读。

看书看累了,就站起来到附近的书架间绕一绕。一排排的书架走过去,一册一册的书籍看过去,这个人都感觉很幸福。

学习没有动力时,就挨着书架一个一个地走过去,对知识由内而外地生发出一种敬畏感,整个人有一种沧海一粟的渺小感,而这种渺小感会重燃我对生活的热情。

图书馆一楼有一个杭州最美书店—晓风书店,它类似于一种文创类的书店。

里面提供咖啡、手工糖果、果汁、蛋糕、面包、手提包包、明信片等一些很精美的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创产品,还卖一些当下的热销书籍。

有时候感觉精力跟不上,我就会去书店买一块坚果奶酥糖,一颗糖剥下来,吃在嘴里软香甜柔,似乎所有的疲惫感都消失了。

所以,在我看来,大学时代,是最幸福的时光。

你不用承担太多的生活负担,只需要做好一名学生的职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看似简单浅白,但做起来却不容易。

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最后就是做不到。

现在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好像原本应该踏踏实实静下心读书的大学时光,却被一些来自社会的风气熏染得乌七八糟。

很多在校生,明明才大一大二就开始焦虑自己的未来。

一边肤浅的焦虑,一边荒废学业。

荒废大好校园时光,浪费学校各方面的宝贵资源,却深夜在网上问别人,我大学好迷茫,该怎么办。

有时候,我也很理解这种心情。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个人的择业方向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唯有读书才能有出路。

特别是当今信息化时代,个人发展道路似乎越来越多样。

抖音上随便刷一个视频,就可以达到几千万的流量,而这些流量的背后,是大量的金钱资本。

我们看见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没有大学文凭的人,随便发一个很低级的视频,都可以获得大量的红利收入。

再加上现在房价物价的飞速上涨,竞争压力的剧增,似乎学习成了一件最最无用的事。

在这个看似红利的社会,很多人的都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

而这种浮躁、焦虑、不务实的心态慢慢地传染到校园里。

原本应该沉下心来韬光养晦度过三年读书时光的年轻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极度迷茫。

大学还没有度过多少,学习还没有出多少成效,经典书籍还没有阅读几本,却开始抱怨大学里什么都学不到。

我真的很想问问,你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吗?

我想,其实很多人是不合格的。

3.

今天下午,参加文艺学研二学长学姐的学业中期检查以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

整整三个半小时,我一直和同届的六名学生坐在后面听讲。

这次报告会一共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汇报从研一到现在的整体学习情况,包括参加过的学术活动、项目研究、论文撰写、个人学习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情况、抽签考核专业课。第二个环节是检查毕业论文开题情况。

在整个过程中,有一位学长和一位学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位学长是我比较熟悉的,因为每次师门开会,他都会参加(虽然不是导师门下的学生)。从我开学以来的第一次师门开会到最近一次的师门开会,这位学长讨论的都是这次论文的开题情况。

学长选择了一位比较小众的,也是目前学术界很少关注的作家做毕业论文的研究。

我记得,当时一开始决定以这位作家的作品以及评论文章做研究对象时,导师说,做是可以做,但可能分数不会太高,只保证能够通过。

我们几乎三个星期开一次师门会议,每一次学长对研究对象的研究都较之上一次有所进展。

慢慢地,从一开始导师的不看好,到今天正式开题报告五名导师都集体夸赞了学长。

原因是,在六名文艺学学生中,学长的开题报告书面的呈现内容是最标准、最全面的。之后,五名老师针对一些具体内容又给出了各自的意见。

而我作为这个论文从一开始选题的不被看好,到渐渐被接受甚至在今天被认可的见证者,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学长一次次不厌其烦的修改、一次次广泛地收集资料、做大量文献的梳理。

在我看来,这也印证了一句话:“把事情做到极致,百分之百地投入,一切都会有回报。”

还有一位学姐,她的论文开题报告研究对象是一位理论家的诗学研究(具体不是很了解),里面涉及大量的理论。

而从这位学姐的导师口中,我了解到这位学姐的勤奋,比如研一暑假没有回家,都待在学校图书馆看专业书籍,阅读英文文献。

导师看了学姐的选题,听了学姐的报告,直接对其他五名老师说,准备将这个选题作为优秀论文培养上报。

当时,坐在后面听讲的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这个世界永远有人比你更勤奋。”

4.

下午五点结束会议,和同专业的一名男生一起去吃晚饭。

刚坐下来吃饭,他就说:“下午真的是累死了,一直在听讲。”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从开学到现在,无论是师门会议还是这种集体会议,听过之后整个人都很累,甚至有一种很虚脱的感觉。

一边累,一边觉得很值得。

因为每次无论是听老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还是自己和导师的交流,都会让我收获一些对学习对生活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启发。

所以,每次我都会格外珍惜交流听讲的机会,甚至在我学习状态比较疲软时会无比期待这种机会。

每次会议结束之后,我还会花时间去整理记录的笔记内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