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一直以为写的有38万多字了,昨天不经意间才发现写了不足35万,无论如何继续写下去。
这段时间看书没啥效果,还是在工具中阅读中能获得快感,或许人都喜欢熟悉的东西。只是不管阅读多少工具书,不按照上面的方法刻意练习,也是无效的,与自欺欺人无异。
总是在书中看到许多作者都是日更至少4千字左右,在我看来,那真是牛人,有时日更千字都存在困难,总是找各种借口,少写或是不写。
放弃不写,又对不起自己前期的投入,因为经常性后悔为什么十年前不坚持写日记和日更,现在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尽量坚持写下去。即使说的语无伦次,即使没有主题,依然苦苦坚持。
寄希望于每日写,每日新,日日新,形成肌肉记忆,这样就可以无痛写下去,不会半途而废。
总是在思考应该写些什么,可能是平时没有用心读书,或者是读书的时候没有思考。导致到写作的时候,抓不住灵感的尾巴。
认识的好多友友,在日更1000天以后,就找到了自己的赛道和方向。不像我,依然如故,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乱窜,基本上还是处于懵懵懂懂状态,真正让我写些什么的时候,既啰嗦又无主题,别人根本都不知道我到底想表达什么,说白了就是很菜,相当于做无用功。
这一步还是需要走下去,即使无用,也要写下去,在不断行动中调整方向,寄希望于以后能够找到自己的赛道,赛出自己的风采。
昨天坐火车,带了一本纸质书《毁灭》,在那样嘈杂的环境,根本没有心思读,还是想获得安全感,不想与周围的一切显得格格不入。
周围的人,大家都在玩手机,于是,我拿出手机,开始阅读电子书,选了一本比较浅显好读的工具书,感觉也挺有意思。
这本电子书有600多面。差不多读了一半儿,剩下的,今天抽时间再读。读完了以后,最好的是写一篇读后感或是书评。
不能光读书,无法写出书中内容就相当于没有读。好多书的观点都是看了一致的。
看了什么内容。需要用复述出来或者是写成一篇文章或书评,经常性在书中看到作者这样说。有没有有效,只有真正去做过以后才能知道。
虽然说有些难度。可是就正因为有难度,才更需要投入时间去做。难度越大,收获越多。
生活还得继续,不管如不如意,依然不影响此时此刻,怀着平静的心情,写下去。
想干的事情太多,分散注意力,什么都浅尝辄止。这样什么不会得到,到底想在哪方面取得突破?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找到方向,才不会迷路。
以前都是用键盘输入,感觉不错,喜欢手指在键盘上跳跃的感觉。
只是那个手机总是忘记充电,再加上键盘时间用的有点长,有些不灵敏。于是便用语音输入。虽说输入比较方便,速度也比较快,但是用嘴巴说出来的内容没有深度。用键盘打字,可以一边想一边写,这样写出来的文字,相对而言,比较有逻辑。
两种输入方法都可以尝试,最终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输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