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读书阅读推荐

送你一个礼物——我的第一个知识产品

2019-05-12  本文已影响29人  你先走

我想送你一个礼物,这是一件知识产品,或许你需要它。
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很多问题:
比如工作推不动,孩子不听话;
比如信息太多太杂,真伪难辨;
比如某个问题需要你发表意见,你不想人云亦云,又不知如何显得有洞见;
……
当你一头雾水,
你是不是想知道不同学科是怎样处理这种问题的?
你是不是想知道不同领域的牛人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当然想,本来嘛,人类的创造,都源于模仿。

这个知识产品就解决以上问题,这些问题几乎包括了人生所有领域的问题。
有这种雄心,夸这种海口,源于这个产品的覆盖领域够广、知识密度够高,但可理解度够好、迁移成本够低。
同时,你要相信,人性始终不变,你要做的,只是从不变出发,掌握足够好的知识,以万变对万变。

接下来,再仔细说说你需要这个知识产品的三个理由:

第一,每个人都要有完整的知识体系。

很遗憾,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知识体系。这既有个人问题,也有现代教育体系问题。有人说现代教育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其实这只看到了浅层,现代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它是工业化时代的产品,已经不适应信息社会。工业化的一大特征是流水线生产,你在流水线什么位置,干好那件事就行了。所以,我们被教育要做“一颗螺丝钉”。对于流水线上的人来说,有没有知识体系不重要,只要有一门流水线上的手艺就行了,一干就可以干一辈子。

可是,这种流水线上的手艺是机器,尤其是人工智能最擅长的。对于一个信息时代的现代人,知识体系比一门手艺更重要,因为没有什么手艺不会被取代,你要的是能够快速掌握新手艺的底层功夫。

第二,现代人需要重构认知框架 。

信息大爆炸,每个人都深受其累。不过,更关键的一个问题是,面对同样的信息,你怎么解读,这是人与人差别的根源。信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背后的意义,是由你的认知框架决定的,也可以说成是当输入一组信息,你的认知系统生产出来一个什么产品。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四月的一个黄昏,我所在的城市已经很热了。我和一个年龄差不多的未婚男人一起去某个闹市区吃饭,出地铁步行到就餐点,和人潮中若干貌美异性擦肩而过。才四月,可这城市真热啊,年轻的女性们穿得是真少啊,我们相视一笑,接着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短暂而卓有成效的交流。未婚男感叹,现在美女越来越少了,然后说了一长串贬低的话。我心想,这货明明大饱眼福了,只是看得到得不到,心有不甘,于是抱怨。那我得抬杠。于是说,恐怕不是美女质量下降了,而是自从你走出山村,再走出校园,如今见得多了,欣赏水平上去了。其实,就是未婚男的认知框架改变了。

对世界的认识也是如此,重构认知框架,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观感,给你呈现更加丰富多维的世界场景,也会给你提供若干他人无法识别的人生机遇。可是,我们很多成年人的认识框架早已固化,早已落后,根本不足以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根本无法输出高价值的的洞察。

第三,任何事都应该有行动计划。

尽管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懒惰的人性让我们更相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一点,过人更是深受其害。我们总觉得遇事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可是,没有积累和事先计划,那只能叫随波逐流。正如前面说的,人类的一切创造,都源于模仿。世界上永远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但遇到难题懵逼的时候,有人给点线索都是好的,何况这么多年的人类历史,前人已经总结出了足够多的经验。他们的知识成果,就是我们的第一个方案。你先抄过来,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优化,在解决问题的反馈中进一步优化,形成自己的独有认知。这个知识产品,就是给你的那个最初的最小可行性解决方案。

还是举例来说:我们干任何事,最怕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谓“巧妇”,指我们明明是一个四肢健全、智力正常的人,有些人能干的,我们理应也能干。我们不能干,只因为不熟悉,差方法,缺信息。比如喊你去写一篇一个陌生领域的文章,完全摸不着头脑,但要是此时有人给你几个此领域写作常用套路,和那些当世过世的牛人怎么思考这个领域的情况呢?我相信你怎么也能写个及格水平吧。

其实远不止及格。有了这个知识产品——“认知词典”,你就像是在高空盘旋的鹰,拥有普通人目力所不及的全局视野,既能看到远方的孤烟,又能看清草丛中的猎物,一旦“鹰眼”捕捉到目标,又可以借助高空势能(这些人类思想精华)高速俯冲下去精准捕猎。

怎么用这个产品:

第一,需要时再用,你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一本随身知识词典,需要的时候即查即用;比如你谈恋爱,对方问你对贸易战有什么看法,你可以借口回个微信,马上翻到政治、经济两个单元,随便抽取几个观点,抖出来必然令她刮目相看……

第二,感兴趣的抽空看看,难免有感兴趣的,不妨了解一下,这样下次运用也会更熟悉和快捷;特别建议,有些书,感兴趣就去读原文。

第三,和我交流,知识,永远是特定知识,也就是特定的环境下才管用的,换一个地方运用,不一定对。所以,具体问题,欢迎一起具体分析。

第四,严肃批评,注意,是严肃的、理性的批评,这本身就会促进你的学习。

这个产品的后续发展:

第一步:囊括足够多又足够精的书,不少于300本,不多于500本,详见后面的清单;这些书包括对某个领域的共性的基础解读,和最新的理论共识,以及历史上的经典诠释。也就是基础研究、最新研究、经典研究的合体。

第二步:逐步对每个系列每个模块进行高精度提炼、以及实践运用的案例分享。

第三步,将十几个模块,抽象升华为不同的底层人格模型,比如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天文学家、外科医生、创业者模型,学习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套路。

很荣幸能为你提供知识服务,因为助人为乐的人最快乐。如果你是在朋友圈看到这个东西,那更欢迎你,因为熟人的意见是很有意思的,而我们之间已经建立了关系,遮遮掩掩也就不用了,我们可以就某个问题放开聊。

微信公众号:认知军火库,随时更新,欢迎关注。

我的知识体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