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地球旋转动物爱好者

老鼠的秘密:再怎么吃糖也不会胖,绝对令人羡慕!

2018-07-18  本文已影响12人  大狗说

最近,科学家对老鼠的饮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了非常也有趣的事情:老鼠在经过了高糖含量的饮食后,并不会增加体重!它们只有在进行高脂肪饮食后,才会变胖。这不仅让我们联想到人类自身和甜食之间不得不说的纠结故事。

这一发现可以说引起了轰动,尤其当我们面对奶酪蛋糕或者冰激凌的诱惑之时。这虽然是针对老鼠的研究,不过它与人体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讨论。而动物进食的驱动因素也越发令学者们感到困惑。

碳水化合物究竟是魔鬼,还是救赎?这取决于它们的存在形式。确实,脂肪并不一定就会使我们肥胖。科学家一直希望梳理出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对人体的不同影响,然而这远非那么简单的工作。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及英国阿伯丁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联合实验,他们将约30种含有不同比例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投放给近1000只老鼠。

每只小鼠都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享受着其独特的食谱。这相当于人类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连续在同一家餐馆吃同样的菜。

同时,研究人员利用世界上最可爱的核磁共振成像(MRI)仪器,每周对小鼠身体组成进行高精度的扫描分析。老鼠的饮食摄入也得到了密切的监控。

实验接近尾声时,科学家们测量了小鼠们的能量消耗和身体活动情况。

综合各方面数据后,他们发现了一个相当令人惊讶的结果。

“唯一能使老鼠发胖的饮食就是不断地进食更多高脂肪食物。”从阿伯丁大学高级研究员约翰·斯皮克曼介绍。

这意味着,蛋白质没影响,碳水化合物没作用,只有脂肪才是关键。

在实验中,糖与脂肪组成的混合饮食并未比单独的脂肪食物带来更多的影响。食物中单纯脂肪的存在,似乎会刺激在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从而激发出更大的摄食量。

对于研究啮齿类动物的营养学家来说,这无疑是相当大的新闻。面对糖果和面包,小鼠可以快乐地狂啃猛塞,大吃特吃。它们需要担心的,只有面对大量高脂肪食物时的过量饮食。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研究人员也逐渐揭示出了化学秘密。他们发现了和饮食愉悦相关的种种信号变化,比如脑部下丘脑中多巴胺和阿片活性的增加。

对于动物的饮食习惯,则存在着竞争模型以解释其行为控制。

其一就是蛋白质杠杆假说。即我们会持续地吃,直到我们得到自身需要的所有氨基酸。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越少,我们就会被驱动去更多地去进食,从而导致发胖。

另一种不同的思路就是所谓的享乐模型。也就是我们摄入的某些营养成分会使我们感到快乐,从而鼓励我们进食更多,最后超过了我们的能量需求。

然而,糖分并不能刺激小鼠更多进食并增加体重,这一发现可谓出人意料,也很值得进一步研究。

当然,由于老鼠和人类的能量需求不同,我们各自大脑奖赏中枢对于大量营养物质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也是可能的。

尽管老鼠和人类的生理机能与新陈代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然而生命科学的深奥秘密仍等待着科学家去不断揭开。有几个人能否认,甜食对于自己来说没有诱惑力呢?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绝不会对人类进行如此长时间的饮食控制实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