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
一个平时被老师器重并倾情培养的学生丝毫看不到老师对她的感情和付出,都敢轻易地对老师如此态度,说明她虽然成绩优秀,但并不是多么懂得感恩之人。她的家长也未必是多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家长,当老师和孩子有不愉快时,他们很可能会护犊子。
如果我严厉地批评她,她可能不会自我反思,反而可能更加生气,甚至情绪激动。倘若她因此而做出什么过激之事,或者她遇到了什么意外,哪怕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家长都很可能会把责任推到我头上,到时我会吃不了兜着走!
我们在微信聊天的记录都会留下痕迹,即便是我打电话过去,如果我在自己有情绪时去沟通效果自然不会好,甚至可能会激化矛盾,最后反被投诉!
辛辛苦苦牺牲周末休息时间,用心为学生辅导,尽力培养学生,最后反遭埋怨甚至被投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又是何苦呢?所以,虽然我当时不高兴,但有苦我也只能往肚里咽。
可是我心里憋屈啊,当我忍不下去时,不敢对学生发火的我在孩子和孩爸惹火了我时,就忍不住发火了。因为在我的潜意识当中,我知道对学生发火有风险,但是对自家孩子和自己老公发火是安全的。
我因为孩子没按照我跟他说的比赛要求,而浪费了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而大发雷霆,可是孩子呢?他就不委屈不生气吗?毕竟他才是从头到尾付出最多的那个人。而且他虽然个子高但是年龄小啊,才上二年级,本该需要妈妈的帮助、陪伴和鼓励,可是妈妈却把时间、精力和耐心等都给了别人家的孩子,给他的却远远不及。
我想孩子的心里当时肯定也特别难受和委屈,只是当时他看到我如此生气,被批被骂的他当时自然不敢公然反抗。
我突然觉得很愧疚,觉得很对不起自家孩子,想要好好地弥补一下他。所以,当昨天中午,我收到老师投诉孩子作业不认真的信息时,虽然心里不愉快,但是我还是让自己冷静下来,想着怎样处理问题。晚上,我陪孩子一起在小区散步聊天,倾听他的想法,帮他分析问题所在,鼓励他一起改变自己。
对于学生,我也想开了。为什么每次总把有限的机会优先留给成绩好或者表现突出的学生呢?有些人得到了太多锻炼和被培养的机会不但不懂得感恩,反而恃宠而骄,还以为自己很牛掰,跟老师没什么关系,不高兴时还随时撩挑子。
既然如此,我应该换种思路,不要总是挑选优秀的学生去参加比赛,而是要把机会留给更多没机会参赛却有参赛意愿的学生。
当然,我也知道,陪伴学生成长,把他们培养得更优秀,这一路走来会很辛苦,而且可能还会付出很多却见不到什么成绩,但态度更重要,不是吗?
另外,我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
那个学生说的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人家觉得参加各种比赛,很辛苦,嫌累不想再参加,这不是很正常吗?毕竟,人都有惰性,趋利避害也是人的本能。何况我觉得不管拿不拿奖,参加比赛的经历和准备的过程都会让人收获和成长,但是学生不一定能看到啊,而且他们也不愿想这些虚的。她只想看到比赛结果是否获奖,这样才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