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青春给人力量的文字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

内向又自卑的她在三流大学里,终于经济独立了。

2018-08-26  本文已影响3人  一周陪你读一本书
内向又自卑的她在三流大学里,终于经济独立了。

      好久没有静静地坐下来好好地捋捋自己的思绪了,今晚决定好好捕捉一下灵感。

               

不知不觉,已经奔二了,回首自己走过的那些岁月,翻了翻以前发的说说,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自己好幼稚,真的好幼稚!

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死守着这么一个观念:万般皆下物,唯有读书高。那时候一度以为读书,接受教育无非就是为了考个好的大学,将来找份薪水高点,体面点的工作罢了。

于是乎,那段岁月不是在读书就是去读书的路上,日子单调得只剩下形单影只,枯燥得只剩下考试和分数。每次放假都舍不得去玩一下,总觉得浪费时间,更不用说跟同学有过多的交流了。

每次放假都是我"闭门修炼”进行题海战术的绝佳时机。曾有人这样评论我:我觉得你就是那种不读书会死的人,死书呆子。

直到高考失败后,书呆子回头看看自己的读书生涯,徒留苍白二字,除了那些硬邦邦的书本外,已经算是一无所获了。

明明喜欢说话,喜欢演讲,可每一次都因为不敢,害怕,怯场,最终只能在内心痛苦的挣扎中泯灭和平息。难忘的是初中时候,老师会叫一些写文章较好的人上讲台读,那时候每次老师布置作文的时候,就是我最卖命的时候。

因为我很想上台,很想,超级想,所以每一次为了写出一篇老师眼中的“范文”,我可以熬夜到凌晨,可以不吃饭,可以不睡觉,去参考各种作文书各种范文也要写出来,站在讲台上的感觉真的很棒很享受很陶醉。这件事一直是自己不愿道破的秘密。

都说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我没有如愿去了理想的大学,但庆幸的是来到了一个相对好的城市。大城市的生活节奏慢慢的带动了我。我带着所谓的雄心壮志来到这座城市,手无寸铁地想要开始经济独立。

大一的那一年,我像发了疯似的,逮着机会就出去兼职。发传单,当服务员,电话客服等等,真可谓是“多多益善啊”  那种刻在骨子里的自我要求,让我丝毫没有半点疲劳之感。

那一年,可以算的上是我这辈子吃苦的新纪元。从那以后,我第一次完整的对自己的往后的人生有了第一次的审视和规划。

我开始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在异乡,第一次,自费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电动车;第一次,驰骋在广州的大马路上;第一次,租房子,交房租和水电费;第一次,在百人围观中,依然“厚颜无耻”地卖自己的产品;第一次,若有所思地考察市场;第一次,遇上城管不知所措;第一次,强烈感受到路人那种白眼;第一次,有了所谓的经济压力。

就是这么的3元,5元,6元堆砌着我的闲暇时光,支撑着我,养活着我。

我喜欢那种自己养活自己的感觉,享受那份充实和踏实。我一直觉得不管老天让你经历了什么,一定有他的道理。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会有那么一个属于自己的价值。而实现自我价值的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去浇灌,不断的浇灌。

76岁开始学画画的摩西奶奶曾说:做你喜欢的总不会错,哪怕你已经80岁了。

我喜欢跑,喜欢闯,世界那么大,我真的想趁着年轻去看看。摆地摊,虽然招来很多异样的目光,可是我更享受的是,更在乎的是“摆地摊”这件事带给我的思考,它锻炼了我,教化了我,很有意义。

让我开始去思考怎样才能在大城市生存下来。或许是来自农村的原因吧,似乎让我对苦和累有了免疫力。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女孩,但我真的不想让我的人生从此就被定义。我考不上好的大学,没有体面的一纸文凭,我上了三流的大学,但我不愿,也不甘心过三流的生活。

我时常在想,在这个竞争如此惨烈的社会里,在这个大学生满街一抓一大把的时代里,如果我们没有一点点的别人无可替代的能力,那我们想生存想扎根在大城市想过上想要的那种生活该有多难啊?


林夕说过一句话:你总要有一样你拿得出手的能力。

是的,总要打造一样只属于你自己的能力吧。以前我会觉得一个人学习好,分数高,好的大学,会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美好光明的未来的。

对少数人可能这是一个保障,可是在这个日新月异,变化万千的世界里,除了要具备那些外,我们想要立于不败之地,还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白天和黑夜,不断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提高。

我不知道付出会不会有正比的收获,但至少我为之在努力,死心塌地的付出,那些看起来无法创造价值的努力,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不管你有学历,还是没学历,都不应该成为我们追求更好更质量的生活的直接阻碍。不要给自己设限,大胆的去尝试吧,多一个让人生变得美好的方式。


有时候,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是态度,更是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