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地球,就是为了四处逍遥 - 游戏力

2019-02-05  本文已影响77人  豆妈LiLin

是因为无计可施,或成了习惯。背后潜藏的原因,就是自己情绪的发泄。

杨小豆拿水龙头喷镜子,喷到镜前灯,被我大吼地教训了一顿。之后,我紧紧搂着他说,这个行为太危险,触电或者着火,可能就没有你了。松开时,他脸上有泪,但很快摸了一把,说“没事”。

最近几个月,他不爱哭了,但会默默流泪,看着让人心疼。

问题出在哪里,我自己知道;但怎么解决,我却不知道。济群法师说的一句话很中肯,好像能看破,但又放不下,还不如稀里糊涂的人好过。

游戏力

拿出来《游戏力》,好好看看吧,所有教育理论的条条框框,都比不过情感的力量。一本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总能提醒一下自己,生活,需要放轻松。

这里说的游戏,不只是游戏,而是一种态度:充满活力、自信、幽默、情趣。在游戏态度下建立起来的亲子联结,能够激发孩子的活力,缓解父母的压力。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联结、断裂、重建联结的循环,哪怕是超级健康、不缺爱的人,也有寂寞、害怕的时候,也有无法承受的压力。

成人,习惯了掩藏情绪,当一个妈妈疲倦、无助、挫败、烦躁、焦虑…的时候,她虽然不直接表达,但这些负面情绪总会一不小心就蹦出来,影响亲子关系,使得之前的联结断裂。

所以,要学会让自己的情绪自然流出,把没哭的眼泪哭出来,把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把恐惧和担心放下来。能解决的问题,一个个来;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放着。

可以找个倾听者,带耳朵不带嘴;也可以找朋友彼此倾诉,真诚地分享思考和感受;再或者,写下来…

以上的方式,也许不能帮助成人解决情绪背后的根本问题,但至少能减少情绪对亲子关系的伤害;至少不必有负面情绪的叠加。

如果已经吼了,无论责任在谁,成人需要主动道歉;孩子哭,你可以拥抱他;他躲避你,你需要巴结他。

豆,是我自己不高兴,所以那么大声,对不起!但这种话,说多了,也不值钱了。好自为之吧!

另一方面,孩子和大人其实是一样的,也有孤独感和无力感,孩子太小,无法自愈。有的孩子会选择逃避,大人就担忧、焦虑;有的孩子会选择主动攻击,大人就觉得他蛮不讲理,感到烦躁。

可此时,孩子最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成人的情绪。也许是需要家长直接提供帮助、给出建议?也许是太累、太饿,或太想出去玩?或者就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

过程中,耐心的倾听非常重要。孩子也许用语言、也许用行为、也许只是表情。能不能听懂,就看成人的水平了。

这,就是《游戏力》关注的重点,简单但不容易,要用孩子的频率,游戏的态度,智慧的提供帮助

未完,待续

生活,的确不易;但还是要好好过下去。放轻松,做游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