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家长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2018-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玉振古筝1976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教诲。在孩子学琴这件事上,家长需要“扮演”什么角色?父母要如何参与其中?

父母要积极参与这是一定的,尤其是小琴童没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如果只注重技术性而忽略了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美感,一味的枯燥练习,很容易扼杀孩子学琴的兴趣,而古筝教学不单单是教授演奏技巧,同时也包括音乐心理学、美学与哲学,这就需要家长的正确指导。

学古筝是一种美育。初学古筝的孩子就像一张洁白、纯净的白纸,等着你往上画,你画什么就是什么。因此,家长一开始就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尤为重要。

第一:拒绝帮办,做旁观欣赏者

有的孩子才四五岁,家长就想规划孩子的一生;有的家长把陪孩子练琴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总是在孩子旁边严格地监督孩子练琴的每一过程……大多数家长有这样一种观念:孩子小,没有能力对自己负责,从而不自觉地扮演“督察员”的角色。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家长怎样为孩子做好这些事,而在于家长不应该“帮办”孩子学琴。

家长为孩子选择了正确的老师,就应该给予老师最大的信任与配合,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帮助。如果家长过度地投入到课堂里,会使原本的直线教学变成三角形模式,影响学生直接有效地接受老师的知识。我们希望家长与老师多沟通,达成默契,尽快地从帮办孩子学琴的角色中退下来,扮演一个充满友爱与欣赏的旁观者的角色。

另外,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学习音乐也同样如此。对琴童来说,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励!不断地激励孩子的学习欲望,提升学习兴趣,是琴童父母的首要任务,在评判孩子的练习情况时,即使再微小的进步都值得家长大加赞美。

第二:循循善诱,做耐心提醒者

教育的本质是启发,音乐教育就是打开孩子们内心对于美的渴望与追求。音乐充满美感和轻松的气氛,通过学琴能感悟音乐的魅力,陶冶情操,提高将来的生活质量。

首先,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明确学琴的目的,只有明确了孩子学琴的目的,端正了心态,在孩子学琴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才能理性分析,不急躁、不冲动。

其次,要给他们创造一个音乐熏陶的环境,让孩子多听、多唱、多练。有的父母以为找到一个好教师,就把孩子全全托付给老师,自己很少去管,既不注意听老师的课堂辅导,又很少去考虑孩子的问题,不讲究辅导方法,甚至采用了错误的辅导方法;也有的父母对教师给孩子提出的要求有了不同的看法,但是又不好意思跟老师及时的沟通,回家辅导时的做法跟老师的要求不一致,这样教和辅导不同步,孩子自然是进步不大,聪明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学琴有进步,自己先走一步,学在前,做到心中有数,重点明确,条理分明,发现问题主动向老师反映,双方及时交流情况,共同研究孩子的心理。这样孩子学习就顺利,进步就快。古筝学习,包含相当分量的基础性、单纯技术性的内容,这种练习,需要一定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

因此,对孩子不能过于苛求,而是需要父母不断提升自己,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例如,每天练习时间严格固定、让孩子观摩年龄相仿孩子的古筝课、适当讲讲道理等,采用这些教育方式引导孩子,提高孩子课堂上的专注度、记忆力、领悟力,孩子的学琴效果会更好。

家长应该摆正自己在孩子学琴活动中的位置──从教师、辅导员、督察的位置上退下来,去扮演一个耐心而慎重的提醒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