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女孩被骗光学费含恨离世的背后
这两天有这样两条新闻事件:
1、山东女孩被骗光学费含恨离世
2、冒充乾隆皇帝骗深圳富婆4000万
两件诈骗事件,第二件事成热点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大家觉得不可思议,这都能被篇。。。什么脑子。。。人傻钱多。。。傻子怎么都这么有钱。。。这件事我就当娱乐新闻了。
今天重点说说第一件事:山东女孩被骗光学费含恨离世
讲的是8月19日,刚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的山东女孩徐玉玉,被电信诈骗骗走9900元学费,在和家人到派出所报案回来的路上呼吸心脏骤停,经两天抢救无效,最终离世的悲伤故事。

信息泄露促成精准诈骗
根据《沂蒙晚报》的报道,在被骗前一天,徐玉玉曾接到来自真实教育部门的助学金电话通知。而隔天,诈骗嫌疑人就以"领取助学金"为由,轻易博取了徐玉玉的信任。
也就是说,诈骗嫌疑人很可能不仅知道徐玉玉获得助学金的消息,还掌握了她和家长的电话号码,甚至家庭信息。
就在上个月我在老家考驾照的时候,我身边的“同学”(一起学车的一个朋友,职业为县某学校的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和我同一届学车)也遇见一件信息泄露促成的精准诈骗。诈骗嫌疑人通过福建省某地方的一个固话(自称是福建当地派出所的警察,并说网上可以查电话号码)给我哪位“同学”打电话,通话内容,对方知道我“同学”的姓名、职业、工作单位。称在福建某地的一家公司在我“同学”名下,然后公司出现了什么问题,通知我“同学”要怎么配合调查,说要接法律传票......云云......
我“同学”接到这电话后一直忐忑不安,幸好经过我们的分析,半天才缓过神来。
大中小学数据倒卖成风
在网上查看了些这方面的的信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有倒卖用户数据的业内人士声称:
"只要你听说过的学校,不论大学、中学、小学,(它们的数据)都有。"
资料显示,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是由教育部在2012年开始实施上线的系统,旨在对全国范围内的学生注册、学生信息维护、毕业升级、学籍异动实施信息化管理,全国超过1.4亿名中小学信息存储在该系统上。
在想想前天看的电影《谍影重重5》中现代科技的信息泄漏问题。真的是惶恐不安啊。
诈骗嫌疑人固然可恶,但是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导致徐玉玉被骗的根本原因,是其联系方式以及领取教育助学金的信息被泄露。对于骗子和信息泄露的事件然道要用一个人的生命才能引起重视吗?
最后提醒:
开学在即
大学新生谨防这六大骗局
代管行李,支开新生
新生人生地不熟,骗子就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接待人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再调虎离山,借机偷走行李。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上当受骗。
冒充室友,盗走钱物
刚入学时,新生相互不认识,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装扮成新生或老乡和学生套近乎,骗取信任,并乘机盗走学生的财物。对陌生人,应想办法确认其身份,离开宿舍时应将贵重物品随身带走或上锁。
诈骗电话,骗取财物
以资助新生学费、生活费等为理由,电话骗取钱财。有的电话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新生需对自己的隐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件要先向有关机构电话求证,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冒充老师,骗取钱财
新生刚刚完成报到,此时有骗子来到寝室,冒充老师要求新生补交费用。遇到这情况要小心提防,除了自己的辅导员,不要相信任何人。
盗用证件,乱开卡
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等重要证件,不能借给他人使用。不能委托他人代为复印,身份证复印件在应用中要注明此件的用途,防止他人借用你的身份证以及复印件办理各种银行卡、电话卡、借记卡等相关有价凭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不要因贪图小礼物,就把自己的身份信息随便提供给一些人!
冒充老师,向家长骗钱
很多家长在孩子入学后会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说孩子出车祸之类的,医院需要钱等等理由,着急的家长会给孩子打电话,发现孩子电话无法接通或关机,家长就着急了,最后一点警惕心理也没了,然后就被骗了。所以,孩子一定要将辅导员的电话提前告诉父母。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提高防范意识是关键
虽然国家法律规定,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最高获刑7年,但每天各类诈骗或骚扰电话仍响个不停。公众的个人信息在不法分子眼里,也许只是他们获利的工具。杜绝个人信息泄露,需要相关部门再多些努力。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增强防范意识,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