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一树荣华满庭芳
壹|百人团,不想说再见
一再有人问:什么时候建新群?
十二号,报名就结束,2022年秋初语班的群就会被2023年春的群所取代,陪伴我们半年的学习群将走向沉默,或者会偶然查资料的时候进去找找,其他时候,就是沉默的存在,初语写作百人团也是,即会完成它的使命,新群很快会诞生。
怀旧,在不自觉要告别的时候常常再回看一眼,在这群里认识和结交了很多尺码相同的小伙伴,没有戒备,没有太多顾忌,因为刘老师,因为追随“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大家有了更多心有灵犀的走近。
人一生会遇到8263563个人,会和3619个人熟悉,会和275人走近,我们应该是属于后二种吧。
13日后有的学员会继续留在初语班跟随刘老师学习,有的选择其他课程。想想,多少次在这群中,为一个问题讨论不休,多少次有点滴轻松的交流和碰撞的快乐,生命能有那么一段时间,曾经在这里交集,并没有擦肩而过,也是一场幸事。
在刘老师的帮助下,建立了百人团,一群热爱写作的人链接发文,和高水平的比起来,我差得很远,但也倒逼自己写起来,不管写的怎么样力争链接上去,有时候仅仅是一段摘抄,有时候是一段碎碎念,全不顾忌别人的嘲笑或者轻视,不知不觉半年写到了27万字,这个本来要督促别人写作的小平台,锻炼和督促了我的读写,也成就了最长一段时间的读写行动,我从来没有坚持半年以上。
很多时候,我们看似帮助他人的行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最终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想起了那个打着灯笼的盲人,理应看不到光明,却因照亮他人,也让自己有了满身的光和热。
不想说再见,想说再次相见。
贰|我的宝藏恩师
今天准备讲座没有思路,重新打开了刘老师的讲座资料包,细细读来,真的是匠心满满,课例选的特别经典,不知从多少材料中遴选出来的。课件做得赏心悦目,和网上一些讲座课件相比,那些像不修边幅的醉汉,形象邋遢胡言乱语;刘老师的,精致、素雅,眉清目秀且意蕴悠长,有江南烟雨的细微绵长,有苏州园林的精致典雅,有南方和风顺达的通畅,颜色、线条、图形和文字,组成了绝美的画面,如水墨清雅,如远山含黛,当我陶醉在课件的精美里,又不觉为精巧的设计而叹服,细腻、巧妙,设计与内容,形式与步骤真的是完美结合。
我试着做了一幅图,刘老师没有明说不好,他说:分两幅会更好。刘老师必是嫌弃我课件的粗鄙,跟着宝藏老师不知不觉学会了很多,就连活动的海报也做出了大片的感觉,开学我做的和前一年的一比,大有刮目相看自己之感,是刘老师“升级”了我的品位。
郝老师说新网师的学习要有三个回归:
1. 向孔子一样做老师,把教育当作寻找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志业;把教书育人当做点亮自我、温暖世界的火光;知行合一,做一个坚守大地的理想主义者。
2. 回归阅读,向朱永新、李镇西一样阅读。刘老师讲课时候坐在书柜前面,满满的图书我们都看到。阅读是持续的造血,摆脱输血,让学员实现“自我造血”,刘老师一直在提升自己,也在提升我们这方面的能力。
3. 回归研究,像苏老师一样当老师。临近退休,很多人应付差事,但是刘老师孜孜不倦,常常五点多起床读写,对课程、教学、学员和课堂研究乐此不疲,几十年扎根课堂,扎根教材,才有正三级的教师资格,才有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的荣誉。讲起课来,依然意气风发有少年模样。
“莫把起点当终点,误把井口当世界”,郝老师说的是我吧,跟着刘老师,我要再学一点点。
叁|追马的时间去种草
准备并完成了7500字的一日叙事,这二天没有在简书上打卡,是因为看着《未来教师》根本停不下来,而忽略了去写。
郝老师的成功,我觉得因素很多,而首先在下苦功夫,在五指山支教当队长,在网师沉浸当学生,当讲师,乃至当执行院长及读博士,郝老师很少耍小聪明,而是在积极承担中苦做苦学,板凳冷坐十年功,发愿承担就就勤勤恳恳想方设法做好,打呆仗结硬寨,走窄门致远方,不靠巧取胜,而在“实”做足文章。
郝老师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扎根田野。到海南五指山,明明山高皇帝远可以应付,却听课、写信、参与当地教研活动,乃至做评委,做就做好从不敷衍;管理新网师也是,明明可以降低门槛,让学员随性学学发个毕业证,却设置极高的门槛,作业要预习,学习要打卡,一年结束要写年度叙事,在不降低门槛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屏蔽掉了假学习者,而想方设法留下了想学的、爱学的、真学的,让这群点灯人星火燎原。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的专业化一直被诟病,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教师合益大脑的建构还不足甚多,三专之路有道理,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一时头脑发热认同容易,坚守难,知行合一更难,明知困难重重,他还是接过朱永新、李镇西老师递给的大旗,把新教育的精神传承和发扬,逐渐打造成了高段位的学习共同体,成为有品位的王牌学习团队。
善于思考,更具行动力。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要把背包扔过墙,要多背一公斤。每到一个场域都能凭着自身的行动改进或重建规则,是一只真正的犟龟,不怕先行的孤独,不惧路途的遥远,一步步迈向狮王庆典的路上,这样的人,哪能不成功呢!
坚持读写,三专加持。从小热爱读书,持续海量阅读,坚持啃读经典,从未间断写作,身体力行去精细化、专业化表达,团结了更多的人做有意义而很伟大的事情,生命有了厚度、深度和韧性,思维自然也有广度和深度,朱老师寻找的“取经人”。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