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神化的关羽,身上其实有一大堆毛病!
三国时期,关羽无疑是一个英雄人物,关于他的优点,历史上已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比如他忠于友谊,英勇善战,性格坚毅,等等。在民间,关羽被严重神化,甚至成了所谓的武圣。然而人们对他身上的缺点却很少有系统的总结,实际上,关羽的缺点非但不少,而且很突出。
一、关羽缺乏必要的军事战略思想
在军事作战中,关羽勇猛有余而灵活不足,关键时刻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认真地贯彻、执行刘备所制定的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不能处理好与盟友之间的关系。
在与孙吴争夺荆州的斗争中,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大将,为维护蜀汉政权利益,表现出了一个将帅所应有的英勇无畏。但在军事战略思想上却思路不清,头脑简单。尤其在一些细小枝节问题上,更是草率、莽撞,往往因小失大。
如在吴蜀联合抗击曹魏的问题上,孙权一直想拉拢关羽作为自己的后援,结成吴蜀联盟,于是便遣使为其子求娶关羽之女,而关羽却不理解这桩婚姻的重要意义,没有意识到这是孙权意欲结盟的政治信号,看不清孙、关联姻对于蜀汉政权的巨大作用,反而怒骂使者,使孙权十分恼怒。破坏了蜀吴联盟,自己也陷入了曹操、孙权两军夹击之中,最终败走麦城,壮烈而死,蜀汉军事也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二、关羽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作为蜀汉大将,应该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这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但关羽在战争中却缺乏必要的政治觉悟,分不清敌我阵营,一味地以“义”作为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
“义”是关羽成功的基础,但是,“义”也成了关羽的重要羁绊。他被“义”蒙住了眼睛,不分敌我,不管好坏,“义”字当头,一切以“义”为中心,只知报恩,不管原则。因此,关羽的这种“报恩”思想,实际上是对自己集团利益的侵害,是没有原则的政治错误。
在《三国演义》描写中,为了宣扬关羽的义,推演了诸多情节,如说关羽“约三事”中明言“降汉不降曹”,后世说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以此表现他对刘备的忠诚。
其实,所谓“降汉不降曹”,也是站不住脚的。本来,因形势所迫,降曹本也无可厚非,既是权宜之计,又可达到保护刘备眷属的目的,无论是时人,或者后人,都不会有什么非议,反而倒是关羽这么一来,给别人落下种种口实。因此可以说,在这件事上,关羽是失败了,失败在他欲维护“忠”的尊严,而实际上却讽刺了这个尊严!
三、关羽缺少一员大将所必需的城府与策略,目中无人,惟我为大
因为和刘备的结拜关系,使关羽居功自傲,待人骄横,不能正确处理与周围同僚的关系。
刘备夺取益州后,留关羽镇守荆州,这时遇到马超归附,马超为当世豪杰之一,关羽十分瞧不起马超,故意致书与诸葛亮,问道:“超人谁可比类?”诸葛亮明知关羽之意,便随声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躯争先,未如髯(指关羽)之绝伦逸群也。”关羽看了此书大悦,还遍示宾客。可见其胸无城府、喜形于色、盛气凌人之状。
正是由于关羽的这种表现,不少将领对之不满,在关键时刻,冷眼旁观。如在襄樊之役后期,关羽前后受到曹操和孙权的夹击,腹背受敌,处境极其危险,而近在咫尺的刘封、孟达却见死不救,作壁上观。
如果说刘封、孟达对关羽不加援助还只是说明关羽没有搞好同僚之间的关系的话,作为自己部下的麋芳、傅士仁临危变节,则可以看出关羽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严重缺陷。
四、关羽追求虚名,不顾实际,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关羽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在处理内外各种关系时的无所适从、一筹莫展!因而导致他一次次的失策、失利、直到彻底失败。
《三国演义》中突出表现的“身在曹营心在汉”、“降汉不降曹”是以虚名之“忠”来掩盖其实际的不忠;“华容道义释曹操”是在选择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方面出现的严重的以个人利益替代国家利益的渎职行为!
众所周知,曹操与刘备势不两立,诸葛亮甚至认为,拿住曹操,乃是“盖世之功,与普天下除大害”,这些,关羽不会不明白,但在关键时刻,他这个刘备的头号亲信却将刘备的头号敌人放了过去。
在这一场极富戏剧性的冲突中,关羽所要得到的是什么呢?无非是一个“义”的虚名!因此,所谓的“义”释曹操,实际上则是名副其实的对“义”结桃园的反叛!
为贪虚荣,他要入川与马超比个高低;对黄忠,他耻于与老卒为伍;对孙权,他视为鼠辈;对陆逊,他看作孺子;对庞德、徐晃,他更不放在眼里。直到败走麦城,部下劝他“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时,关羽竟还说:“虽有埋伏,吾何惧哉!”结果就在这条小路上,关羽结束了他作为悲剧英雄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