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雪夜弄琵琶为哪般?警惕我们的欲望!
金瓶梅是一部表现欲望的书,书中描写了一群被欲望所困的人。而西门庆和潘金莲二人的形象尤为典型,他们也成为欲望的载体和代言,这也是人们在读金瓶梅时,为什么会首先想到西门庆和潘金莲。
但是同为欲望的代表,二人又存在很大不同,该因二人分别代表的是男人的欲望和女人的欲望。
在那个时代男人的欲望是很容易满足的,他有更便利的条件,社会又赋予其很多特权,他轻而易举便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
而女人的欲望却不容易那么满足。潘金莲足够勇敢,但她最大的欲望和欲望满足的主要对象是西门庆。
男人和女人在这里形成落差。西门庆的欲望越是轻易满足,潘金莲的欲望就更不容易满足。同为欲望的载体却往往背道而驰,西门庆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潘金莲的欲望就不能够得到满足,西门庆的欲望越是强烈的时候,潘金莲的欲望便更不可能得到满足。
这二人欲望的关系很像太极,此消彼长,但可惜的是,西门庆的欲望一直在涨,而潘金莲的欲望却只能消,这并不是说潘金莲的欲望消失了,而是得不到满足被压抑了。被压抑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它会寻找它的发泄口,尤其作为潘金莲来说,她更会去积极探寻问题出现的原因。
潘金莲雪夜弄琵琶形象描写了欲望对于西门庆和欲望对于潘金莲:
书中说:潘金莲见西门庆许多时不进她房里来,每日翡翠衾寒,芙蓉帐冷。冷冷清清苦度日月。但即使如此,她依然盼着西门庆能来,通往李瓶儿处的角门就常常开着,为的是西门庆侥幸兴致所至时前来探视。
那个冬夜的晚上,潘金莲开着角门,眼巴巴等到二三更,时不时让春梅去门口打探,西门庆却依然没有出现。大概率也就不会来她房间了。潘金莲心里伤感哪能睡得着觉,便取来琵琶心不在焉拨弄。
猛听得房檐上铁马儿一片声响,只道是西门庆敲的门环儿响,连忙使春梅去瞧,春梅回道:“娘,错了,是外边风起,落雪了。”
潘金莲只好叹口气继续拨弄琵琶。琵琶声传到正在李瓶儿处吃酒的西门庆耳朵,这才突然想起许久不见的潘金莲。西门庆兴致甚高,让丫头请潘金莲过来一起饮酒取乐,潘金莲哪里肯来,推说脱衣睡了。西门庆不依不饶和李瓶儿踏雪来敲潘金莲院门,他想的是倚红偎翠雪夜里围炉饮酒,潘金莲却想的是雪夜寒冷恰似负心之人,真是同样的雪夜不同的心情。
西门庆都来了,潘金莲焉能不去,何况她的主要原则就是“只图汉子喜欢”。但这次属实勉强。披衣起床和去李瓶儿处三人一起吃酒。
所以,雪夜琵琶说的就是潘金莲的颓势潘金莲的失宠。说的是潘金莲欲望的不满和失落,同时在说西门庆的心满意足。
囿于深闺的潘金莲不可能知道外边的世界。她在西门庆的后宫寻找原因,目光自然锁定在得子得宠的李瓶儿身上。很可悲,她虽然除掉了李瓶儿母子,但她并没有因此得到西门庆,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有无数个像她一样充满欲望的女人在觊觎西门庆的金钱和权势,不惜牺牲一切。比如王六儿,那是潘金莲最强大的敌人。王六儿这个角色的设置就是表现一种无底线的状态,有两点潘金莲比不了:王六儿的行为,比潘金莲还淫荡。王六儿的丈夫,欣然接受绿帽子。可谓是百无禁忌万夫莫敌。
可悲的是,当时的潘金莲完全想不到也不知道王六儿的存在。所以,即使除掉了李瓶儿,她依然没能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这里,金瓶梅借西门庆和潘金莲向世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欲望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欲望,是像西门庆和潘金莲这样无止尽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最终被自己的欲望杀死吗?
在这里,作者通过西门庆和潘金莲这二人的塑造向世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警惕我们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