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
2024-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舜真如心
唐有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宋有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一直是全国人民的心头好。
作为岭南人,每年都能轻易吃到荔枝,反而让天生把热气挂嘴边的岭南人避而远之。所谓“一颗荔枝三把火”,估计大家偶尔也就尝尝鲜,绝对不敢一饱口福。再者,现在的冷链物流技术运用成熟广泛,荔枝一旦上市了,全国各地都能吃上新鲜的荔枝,当然就风靡全国。
但在古代,在岭南还是南蛮之地时,交通如此不便,北方的主想要尝到新鲜荔枝,即使唐明皇这样尊贵的存在,想讨杨贵妃欢心,在生辰之日送上新鲜荔枝,操作难度系数也是相当高的。
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这样的特定情况下,如何才能从五千多公里外的岭南将新鲜的荔枝送达长安?
这样的难题,就是《成安的荔枝》男主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马亲王的书不可能只是探讨运输路线和方法,自然是将唐朝的官场生态,尔虞我诈也一一呈现,最终的结果,只能将老实人逼不老实。
马伯庸用十一天的时间就完成如此佳作,通过小人物视角展开,对历史事件进行阐述或构思,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打工人的不容易,真是应了“一世功成万头秃”,为了完成一件劳民伤财的任务,背后是多少小人物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