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善良、平静、尊重(一)
《甄嬛传》第四集有个情节是:小允子在上夜班,因为想到自己的哥哥(这哥俩都做太监,爹妈心够狠的)生病无人照顾而伤心哭泣,半夜惊扰了甄嬛。甄嬛许他暂时离职去照看,还请了温实初去诊治。在甄嬛最后成为太后的开挂路上,小允子确实是功不可没。
甄嬛刚进宫时,就立下规矩:在我名下当差,忠心最重要。当然甄嬛也从未把他们当做奴仆,而是处处对他们礼敬。就连西兰花也夸奖甄嬛对待下人很好。甄嬛的回答很精彩:他们一生在宫里劳作,如果不对他们好,多可怜。
可以说,甄嬛很善良,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同时我的理解是甄嬛的思考方式很不一般。
善良
什么是善良?这个词已经被用烂了,已经被歪曲了。我理解的善良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种同理心,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低标准也是最高标准,是人畜分界的标志。
可是现在的善良解说成:别人在吃咸菜喝粥,咱们在吃肉,咱们没有能力去分给别人一块,但是咱们尽量不吧唧嘴,这也是一种善良。
一句小沈阳的名言,把中国目前的人性剥皮见骨,赤裸裸的扔在阳光下。
说白了,同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生身为人的尊重。如果你连自己都不尊重,何谈人类?你的心中连一点点的博爱都没有。
看到今天许多人以满足物质欲望为人生惟一目标,全部生活由赚钱和花钱两件事组成,我为人们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看到医院拒收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穷人,听凭危急病人死去,看到商人出售假药和伪劣食品..........
很多人在做恶事以后,当时的情绪状态也许是欢快,窃喜,以为无人知晓。即使面对大众的问责,他们也总喜欢为自己开脱,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来解说自己不得不做。
其实表面上我们看他没有自责和回复的表现,在内心深处他一定不会原谅自己,尤其是夜深人静,自己独处时,他的灵魂一定不会放过他。
他一定会想办法折腾自己,甚至害怕自己独处,不敢面对自己的灵魂,就要不断地出去寻找热闹。不用等到法律、道德和天道报复他,其实是他自己就会把自己折腾死!
同样看到别人作恶的时候我们也不用起情绪,觉得不公平,觉得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反而坏蛋活千年,于是想要去审判那些做坏事的人,最后搞得自己很“愤青”。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别人作恶可以睡着,换你却未必睡得好。再说,审判人的罪恶是神明的事,你有什么权利去代神明行事?还是说你以为你是神明?
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识人的小办法:大家不妨观察周围的人群,越喜欢热闹的人越不敢独处,因为他怕灵魂的拷问,他的灵魂会审判他们。拷问他作恶时的动机,审判他作恶后的悔改和忏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生活过的越“热闹”,灵魂就越痛苦,他们无法面对“独处”的自己。
越怕独处越喜欢热闹,越凑热闹越怕孤独,热闹过后的寂凉让他不得不去寻找更大的刺激来取代他的自我折磨。恶性循环下去,等待这个人的只有堕落和毁灭。
只有这时候人们才会感谢神明,感谢天道。其实你最应该感谢的是自己的冷静和智慧。
正如克里希那穆提告诉我们的,我们经历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经历,在我们心中形成了什么。
如果你无法去思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无法去面对自己的灵魂,只能选择用热闹去麻痹自己的神经,其实是很可怜的一种状态。
看看一个人的行为,大体知道他的为人和处事、心胸是否狭隘、为人是否有原则,就能知道他是否值得结交和共事——小人,就是没有原则的人。
其实那些真正靠自己的智慧得到很好的生活的人,他们的生活其实非常简单。人生应该越走越开阔,而不是越走越狭隘。
人类都是可悲的芸芸众生,为了自己的利益挣扎求生,却逃不出命运的屠刀,最终都会被生活无情的吞噬。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的经历风雨,笑对人生。——曼德拉 《漫漫自由路》